田嘉欣
- 作品数:29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入结合穿透法用于桡动脉穿刺测压被引量:4
- 2006年
- 魏志义张延钧田嘉欣周峰熊君宇
- 关键词:桡动脉穿刺测压透法动脉血压数据准确危重患者
- 不同喉罩对右颈内静脉穿刺点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观察三种常用喉罩置入后对右颈内静脉解剖位置及其本身的影响,选择最佳的穿刺位置。90例患者随机分为:Proseal组(P组,n=30)和Supreme组(S组,n=30)和SLIPA组(A组,n=30),使用多普勒超声在低位(锁骨上窝2cm水平)、中位(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水平)及高位(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观察喉罩置入前后颈内静脉前后直径、横截面积、同颈总动脉间距离及二者重叠率的变化。结果在低位穿刺点三组喉罩置入前后各指标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1);在中位穿刺点喉罩置入前后A组各指标差异组内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1),S组和P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高位穿刺点三组患者喉罩置入前后各指标差异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使用三种喉罩时,对低位右颈内静脉解剖特点及位置无影响,可作为使用喉罩时右颈内静脉穿刺首选解剖位置。
- 杨海涛由成铭田嘉欣
- 关键词:喉罩颈内静脉穿刺点
- 长托宁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观察长托宁和东莨宕碱在用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手术术前用药时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长托宁组)和B组(东莨宕碱组),每组10例,术前均无其他重要器官系统疾病。分别于入室后肌注长托宁1.0mg和东莨宕碱0.3mg,观察对术中血压、心率的影响。分别记录术前、给药后10min、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即刻、气腹后10min及切除肿瘤前后的血压和心率情况,并观察患者拔管时口腔分泌物的情况。结果:长托宁组术中血压心率明显较东莨宕碱组平稳,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二种药物均可有效地抑制腺体的分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托宁由于其选择性抗胆碱作用,能较东莨宕碱更加安全的应用于嗜铬细胞瘤手术。
- 田嘉欣熊君宇杨海涛
- 关键词:长托宁术前药嗜铬细胞瘤
- 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
- 1995年
- 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候丽华,刘贵海,刘宏,赵宏霞,李显辉,田嘉欣,刘淑香我院自1992年10月建立中西医结合科以来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共76例,随机分中西药结合组及西药对照组。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中西药组4...
- 候丽华刘贵海刘宏赵宏霞李显辉田嘉欣刘淑香
-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病老年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科中西药结合
- 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老年人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评价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老年人小切口下开胸术后的临床效果。选取60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组在关胸前以0.5%的ropivacain行肋间神经阻滞;B、C组术后均给予fentanyl(0.01mg/ml)静脉自控镇痛(PCIA)。结果直观模拟标度尺(VAS)测定术后疼痛,三组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血清皮质醇、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方面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P>0.05),C组与A、B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天数,A、B两组和C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人小切口开胸手术减少术后疼痛和改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杨海涛周峰田嘉欣
- 关键词:术后镇痛肋间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胸腔镜
- 小半夏汤配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刘宏田嘉欣韩宝茹
- 关键词:小半夏汤兰索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 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噻嗪类利尿药等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分散片首次剂量75 mg,口服,bid,两周后视病情改善情况剂量增加至150mg,口服,bid,同时给予螺内酯10 mg,口服,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LVEDD、IVSTd、LVPWTd、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LVEDD、IVSTd、LVPWTd、LVMI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仅LVEDD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可有效减轻左室肥厚,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左室重构。
- 霍刚林燕飞苏华科李文军田嘉欣赵生家
- 关键词:厄贝沙坦螺内酯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
- 右美托咪定用于复合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复合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复合麻醉条件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7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90)及对照组(n=82)。观察和比较两组拔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清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钙粒蛋白β(S100β)水平的变化、拔管时间及躁动的发生情况。术后24小时,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估和比较两组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试验组拔管前、拔管时及拔管后2小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1.07±2.82)min及5.5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试验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为(1.32±0.5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为(28.35±2.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施行复合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可以更有效的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躁动,保护患者神经认知功能。
- 田嘉欣刘明杨海涛王冠李昊怡
- 关键词:腹部手术复合麻醉血流动力学神经认知功能
- 厄贝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于解放军第253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CHF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65~76岁,平均(71±8.9)岁。同时将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17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组按指南要求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病因等标准治疗;厄贝沙坦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连续治疗8周。所有入选者均于治疗前后测定并计算HRV的各项时域及频域指标。时域指标包括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极低频功率(VLF)。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厄贝沙坦组治疗后时域指标SDNN、SDANN和RMSSD增加,频域指标中的TP、VLF、LF、HF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较常规治疗组时域指标中的SDNN[(77.3±29.4)ms vs.(71.5±31.2)ms]、SDANN[(78.1±25.3)ms vs.(65.8±29.6)ms]和RMSSD[(28.1±11.4)ms vs.(23.7±6.9)ms]增加,频域指标中的TP[(968.6±382.4)ms2 vs.(765.4±335.2)ms2]、VLF[(652.3±361.7)ms2 vs.(501.2±265.4)ms2]、LF[(251.3±77.1)ms2 vs.(191.2±69.0)ms2]、HF[(95.4±61.3)ms2 vs.(79.5±61.1)ms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以改善老年CHF患者的HRV,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
- 霍刚李文军苏华科赵生家林燕飞田嘉欣郝永哲
- 关键词:心力衰竭厄贝沙坦心率变异性
- 原位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对低温体外循环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心肌保护及体外循环的注意事项。[结果]供心热缺血3min,冷缺血129 min,转机135 min,后并行54 min,受体主动脉阻断64 min,自动复跳,供心术后心脏超声显示心脏结构正常,安全度过围术期,出院至今情况稳定。[结论]良好的供心心肌保护,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内环境调整和多项监测指标正常范围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 魏志义田嘉欣熊君宇
- 关键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