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相萍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症
  • 1篇丁咯地尔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眩晕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血塞通
  • 1篇血塞通联合
  • 1篇血糖
  • 1篇抑郁

机构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铁路分局

作者

  • 5篇陆相萍
  • 2篇朱涛
  • 2篇张永
  • 1篇张文静
  • 1篇乔娜

传媒

  • 2篇中原医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本院确诊的60例VB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血塞通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血塞通单独治疗。结论: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VBI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陆相萍
关键词:血塞通丁咯地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2004年
陆相萍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低血糖症脑神经损害
血管内皮功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类型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类型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结果分为ACI组(n=70)和非急性脑梗死(NACI)组(n=30),对两组患者间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按照梗死类型以及颈动脉斑块性质不同对ACI组进行分组,探究梗死类型与斑块性质与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相关性。结果:ACI组纤维蛋白原(Fbg)、低密度脂蛋白(LDL)、大内皮素-1(big 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高于NACI组,RHI水平低于N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中心源性栓塞型(CE)、小血管闭塞或腔隙性梗死型(SAA)、不明原因型(SUE)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测得RHI水平逐渐上升,hs-CRP水平和big ET-1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斑块性质发现无斑块组、硬斑块组、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的VEGF水平逐渐升高,RHI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HI与斑块性质、hs-CRP以及big ET-1之间呈现负相关(r=-0.672,-0.402,-0.512,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与急性脑梗死类型和颈动脉斑块性质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梗死类型和斑块性质的预测指标。
张文静朱涛张永乔娜陆相萍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
晴尔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晴尔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共72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晴尔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其余治疗两组相同,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晴尔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朱涛陆相萍张永
关键词:进展型脑梗死晴尔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2010年
观察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
陆相萍
关键词:黛力新脑卒中后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