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浩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班磷酸钠对预防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伊班磷酸钠对预防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58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28)。试验组:应用伊班磷酸钠注射液2 mg静脉点滴,连续两天,每3个月1次,随访1年。所有受试者均每日服用钙尔奇D 600 mg。对照组仅服用相同剂量的钙尔奇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BMD)、骨代谢生化指标、平衡能力、疼痛症状以及跌倒和骨折发生率的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腰椎BMD均有显著上升、骨生化代谢指标发生变化,骨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但是试验组的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用药干预后患者跌倒次数以及骨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用药干预后患者的平衡能力较前明显增强(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伊班磷酸钠干预是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有效措施。
- 潘浩高文山王晓冬王建忠马晓勇韩晔
- 关键词:伊班磷酸钠骨质疏松骨折
- 短期佩戴围领对颈椎术后活动度与轴性症状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分析颈椎后路术后轴性症状的成因及围领佩戴时间对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36例为实验组,术后颈围领制动4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颈椎单开门术后22例为对照组,术后围领固定8~12周。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神经症状改善率、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单开门术后以JOA评分缓解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颈椎总活动度的维持较对照组增加(P〈0.05)。同时术后轴性症状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单开门术后短期佩戴围领在取得良好神经缓解率的同时颈椎活动度得到了较好的维持,轴性症状明显减轻。
- 王晓冬潘浩姜媛媛王建忠高文山
- 关键词:颈椎病椎板成形术轴性症状
- 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9例。对围术期失血量在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和创伤前是否应用抗凝药物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8.6±7.8)min。术前血红蛋白下降(16.4±5.8)g/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9.1±6.7)g/L。围术期理论失血量为(960.1±142.5)mL,其中显性失血平均为(172.3±20.7)mL,隐性失血平均为(790.2±116.3)mL,术前失血量为(355.6±57.9)mL。年龄≥80岁组患者隐性失血为(904.6±134.6)mL显著高于<80岁组患者的(736.5±110.8)mL,而长期应用抗凝药物患者隐性失血(886.5±128.3)mL,显著高于术前未应用抗凝药物患者的(730.4±120.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隐性失血量较多,应着重加强高龄、长期应用抗凝治疗患者的监测。
- 王晓冬姜媛媛潘浩高文山张坷王庚启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骨折内固定术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