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凯凯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线上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运用
- 2022年
-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线上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中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采用了线上混合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MIMPS),在理论与实验操作视频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在线师生答疑论坛、虚拟仿真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设计的辅助教学模块,弥补了因疫情而无法进行线下实验的不足。问卷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方式比较,88%的学生认为线上混合式教学效果更好。对于虚拟仿真实验,72%的学生认为对理解实验原理有很大帮助,仅36%的学生认为自己已能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表明线上混合式教学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效果较好,对实验操作则不够理想,学生仍需进行线下实验操作学习。此次线上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运用,为中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 彭佩克卢文丽贾冬威刘小美梁超沈凯凯方肇勤潘志强
- 关键词:在线教学虚拟仿真实验
- 穿心莲提取物及其化学成份在制备治疗病理性血管新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穿心莲提取物或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病理性血管新生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穿心莲具有调控血管新生的作用,适用于常常出现在慢性炎症与纤维化、肿瘤生长与转移、肥胖、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糖尿...
- 王峥涛季莉莉沈凯凯徐冲龚陈媛
- 文献传递
- 混合式教学在方剂学全英语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 2023年
- SPOC的混合式教学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本教学团队长期开设方剂学全英语课程,近年来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针对留学生特点,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势,进行了教学改革,如制作全英语方剂学动画及微课视频、出版方剂学全英语教材、建设方剂学全英语SPOC平台等。该教学改革可提高方剂学全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留学生对方剂学及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 李维薇都广礼王雨秾沈凯凯郭晶磊
- 关键词:方剂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 黄疸病方剂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文小平沈凯凯
- 关键词:黄疸病数据库方剂中医古籍统计分析
- Cambogin通过调控NOX1和线粒体形态发挥抑制乳腺癌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 沈凯凯路方方徐宏喜
- 关键词:乳腺癌ROS
- 小鼠体内多个重要器官内谷胱甘肽含量的探讨
- 目的谷胱甘肽是广泛分布于机体内的主要抗氧化物质,在拮抗外源性毒物损伤、抵御氧自由基损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实验旨在观察谷胱甘肽在正常雄性ICR小鼠体内多个重要器官内含量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
- 沈凯凯刘天瑜陈莹王再勇季莉莉王峥涛
- 关键词:肽含量
- 文献传递
- 大柴胡汤通过调控p38 MAPK/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抗小鼠肝癌的体内外活性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a1-6细胞,培养1、2、4、8 d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大柴胡汤(0、125、250、500、1000 mg·L^(-1))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肝内注射1×10^(6)个Hepa1-6细胞建立小鼠肝癌原位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柴胡汤低、中、高剂量组(0.21、0.625、1.875 g·kg^(-1)),灌胃给药,每日1次;5-氟尿嘧啶(5-FU)组,(25 mg·kg^(-1))腹腔注射,隔日注射,连续给药14 d后处死小鼠,取肝,用4%多聚甲醛(PFA)固定,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柴胡汤抑制肝癌的活性。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Cytoscape3.7.2软件、STRING平台、DAVID平台数据库对大柴胡汤和肝癌靶基因进行关键靶基因的筛选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柴胡汤对Hepa1-6细胞及小鼠肝脏中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比色法、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大柴胡汤组(500、1000 mg·L^(-1))第4、8天时能够显著性地抑制Hepa1-6细胞增殖(P<0.05),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大柴胡汤给药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柴胡汤组(1.875 g·kg^(-1))的肿瘤细胞多呈高分化,异型不明显,坏死区少见。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大柴胡汤作用于肝癌的核心基因,以调控肝癌微环境为主如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信号通路以肝癌生长、分化、免疫和炎症为主,如MAPK、STAT3等。在Hepa1-6细胞中,与空白组比较,大柴胡汤(1000 mg·L^(-1))第1、2、4、8天能抑制IL-6 mRNA表达(P<0.
- 乔曦许世豪王宇炜封冰彭佩克沈凯凯
- 关键词:肝癌大柴胡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6
- GM-H的医药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GM-H化合物的医药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GM-H化合物可用于防治胰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 徐宏喜沈凯凯路方方付文卫谭红胜
- 中药抗肿瘤联合用药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17年
- 综述近5年来中药联用或中药与化疗药联用抗肿瘤的研究,提示联合用药通过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具有更持久的疗效,并可降低毒副作用;中药联合用药主要在诱导凋亡、调控细胞周期、自噬、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 李惠沈凯凯
- 关键词:抗肿瘤中药化疗药联合用药
- 中药核心系数法对栀子大黄汤类方配伍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栀子大黄汤类方的配伍规律,为湿热黄疸治疗方剂提供组方指导。方法:从历代瘟疫方剂数据库中检出栀子大黄汤及类方共20首,采用中药核心系数法对用药频率、性味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栀子大黄汤类方共用药42味,药物按核心系数排在前3位的是栀子、大黄、茵陈。(2)栀子大黄汤类方的寒凉药性的总积分为2.631,温热药性的总积分为0.257,寒温比例约为10:1。且寒凉药物的药性以寒居多,微寒次之,大寒最少,没有凉;温热药物,以温居多,微温与热次之,没有大热。(3)栀子大黄汤类方苦味药最多、辛味药其次、甘味药第三,三类相合占总数的87.2%。药味积分占总数的92.2%。3者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酸味药、咸味药、淡味药。结论:(1)栀子、大黄、茵陈是湿热黄疸最基本和常用的药物,佐证了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基本方。(2)栀子大黄汤类方药物的药性以寒为主,少量温;药味以苦为主,辅以辛。寒温共用、苦辛结合是栀子大黄汤类方的配伍特点,也是湿热黄疸治疗方剂的性味配伍规律。
- 文小平沈凯凯陈德兴
- 关键词:栀子大黄汤类方配伍茵陈蒿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