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教育
  • 4篇教师
  • 3篇高校
  • 2篇知识
  • 2篇高中建设
  • 2篇辅导
  • 2篇辅导员
  • 2篇高校辅导员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带教
  • 1篇带教模式
  • 1篇性别
  • 1篇性别问题
  • 1篇影视
  • 1篇影视教育
  • 1篇站位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社会

机构

  • 12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刘涛
  • 2篇屠立达
  • 2篇李春玲
  • 1篇刘涛
  • 1篇王洁
  • 1篇邱萍
  • 1篇盛玲

传媒

  • 3篇教学月刊(中...
  • 2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浙江教育学院...
  • 1篇艺术教育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教学月刊(小...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构榜样激励机制:缄默知识视域内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
2014年
榜样示范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应用缄默知识理论则是有效发挥榜样效能的关键之一,具体措施有:培养辅导员主动积累缄默知识的意识、引导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加强辅导员对日常实践的反思以及组建辅导员缄默知识共享组织等。
屠立达刘涛
关键词:缄默知识辅导员
教师成为研究者:急需澄清的三个问题被引量:9
2012年
当前,学界对于"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命题所涉及到的"怎样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怎样的研究者"以及"教师怎样成为研究者"等三个具体问题并无一致性结论。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以及教师队伍的特点决定了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而教育工作本身也并不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的研究有其特定的属性,具备内在动机、时间精力和多元能力是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自身需要学会借鉴和模仿,掌握科研成果发表的技巧,并培养自己健康的科研工作心境。
刘涛
关键词:教师
新时代教研员与教师关系的审视与重构
2025年
教研制度是一种被国内外共同认可的支撑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教研员与教师的合理关系建构,伴随教研制度研究与实践的始终,并在新时代教研工作与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孕育着新的变革诉求。本研究通过对一次富有影响力的教研活动的切片分析,梳理呈现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与教师之间角色、地位、话语权和贡献度的不对等及其诱发的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偏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知识的共同创造”为核心标识的教研员与教师关系重构思路,分析了这一关系的内涵与价值,同时从“以真实的知识共享为基础,以充分的情感支持为纽带,以共同的创造成长为导向,以彼此的良好素养为保障”等维度阐释了建构这种共同知识创造为核心价值的新型教研员与教师关系建构之道。
刘涛刘涛
关键词:教研员教师
以“勤实”文化引领现代化高中建设——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的实践探索
2024年
对高中学校而言,创建现代化学校可改善学校软硬件条件,推动学校形成更加明晰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借助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的契机,挖掘学校“勤实”文化,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德育为先,强化质量立校,开展常态化宣传工作,实现了厚植“勤实”文化、筑牢“勤实”品质、涵养“勤实”学子、丰盈“勤实”内涵、讲好“勤实”故事等目标,成为一所教风学风优良、学生进步迅速、教育增量可观的“浙江省现代化学校”。
张秀君李春玲刘涛
关键词:高中教育
从带教到共进:师徒带教模式的实践创新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基于上海市见习教师指导模式的实践探索,从职业、专业、能力、发展四个维度提出了见习教师成长的12种需要,明确了师徒带教的内在工作机理,开发了规范师徒带教的实践体系,建构了涵盖为师榜样、心理依靠、工作支持、教学示范、理论引导、经验传授、解疑释难、思维点拨、资源分享、评价解析、意志激励、批评教育等12种具体带教策略,设计了每一种策略的操作规范。研究形成了“需求导向-整体设计-个性实施-师徒共进”的师徒带教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师徒带教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也突破了传统师徒带教中师傅知识、经验、精力的单向度输出局限,彰显了从“带教”到“共进”的理念和价值转型,实现了传统师徒带教模式的现代性重构。
杨洁刘涛时丽娟
关键词:见习教师
基础教育领域性别问题现象透析
2017年
对于性别的关注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领域,正确地认识性别与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价值,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具体可从“教材中的性别问题”“基础教育中的男性性别弱势”和“教师队伍的性别比例”三个维度系统梳理国内外教育领域对于性别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性别平等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帮助教师树立性别意识,鼓励教师探索因性施教的方法,同时,也要让中小学的校长树立起与性别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思维。
刘涛
关键词:基础教育性别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中小学影视教育价值探析被引量:3
2020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既是时代发展赋予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浙江地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视教育在浙江中小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影视教育与现有的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可行性融合方式,明确影视教育育人价值发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邱萍刘涛
关键词:影视教育
高校辅导员专业心态的特征及优化路径——基于长三角地区36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2021年
辅导员的专业心态是辅导员对其自身专业发展内容、价值、路径、体验等的综合感知,是与辅导员专业发展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意向等维度。调查显示,辅导员的专业认知整体上比较理性,但也存在一定的模糊和偏差;辅导员的专业情感比较复杂;辅导员的专业行为意向多元且积极,但队伍建设的稳定性受到挑战。要着力建构多级联动的辅导员专业心态优化机制,以制度的完善为辅导员专业心态优化提供保障,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辅导员专业心态优化的方法,辅导员要以情怀的积淀夯实自身专业心态优化的基础。
刘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生命关怀视野下的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0年
生命关怀视野下的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以充分了解大学新生生存状况态和成长需求为前提,明确以学生为本的定位,根据其生命成长特点和提升其生命质量的需要来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确立具体目标。
屠立达刘涛
关键词:生命关怀大学新生
高层次站位 系统性思维 学理性思考——评海盐高级中学的现代化高中建设实践
2023年
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基础和支撑在于学校现代化建设。海盐高级中学立足于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锚定“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恪守“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学校精神,持续推进现代化高中建设,其实践体现出高层次的站位、系统性的思维、学理性的思考等特征和优势。
刘涛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现代化学校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