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底泥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氯联苯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疏浚底泥
  • 1篇太湖
  • 1篇排放特征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湖泊
  • 1篇湖区
  • 1篇N2O
  • 1篇沉积物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钟继承
  • 2篇郑小兰
  • 2篇刘敏
  • 1篇范成新
  • 1篇余居华
  • 1篇刘德鸿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湖泊疏浚堆场淤泥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疏浚淤泥内通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堆场直接堆放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本文针对太湖及巢湖相应疏浚堆场内淤泥进行研究,探讨淤泥中重金属、多环芳烃以及多氯联苯等污染物含量及潜在生态风险;根据重金属的风险指数法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风险商法,对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白旄堆场以及孔湾堆场淤泥内重金属及多环芳烃含量较小,潜在生态风险较低;巢湖南庄堆场淤泥内各类有害物质含量较大,种类较多,对于周围环境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威胁.多氯联苯则在各个疏浚堆场淤泥中具有很高的积累量,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刘敏钟继承钟继承余居华郑小兰
关键词:疏浚底泥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潜在生态风险
冬季太湖草、藻型湖区N2O的生成与排放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对太湖典型草(包括沉水植物及挺水植物湖区)、藻型湖区水-气界面N_2O排放通量、水柱溶存浓度、泥-水界面通量以及3个湖区的水柱及沉积物理化性质进行了原位观测及实验室分析研究,并针对影响N_2O生成与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室内的微环境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气界面N_2O释放通量及泥-水界面N_2O释放通量为藻型湖区>沉水植物湖区>挺水植物湖区((123.10±11.43)μg/(m^2·h),(79.19±4.90)μg/(m^2·h),(53.45±4.22)μg/(m^2·h)和(29.60±0.20)μmol/(m^2·h),(10.89±1.66)μmol/(m^2·h),(3.83±0.30)μmol/(m^2·h));水体溶存N_2O浓度均为藻型湖区>挺水植物湖区>沉水植物湖区((0.0247±0.0003)μmol/L,(0.0236±0.0003)μmol/L,(0.0219±0.0001)μmol/L);室内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升高温度能够显著地提高N_2O的生成潜力,高盐度对3种生态类型湖区沉积物N_2O的生成速率总体表现出抑制作用,藻型湖区及挺水植物湖区沉积物N_2O释放潜力在添加Cl—组明显高于控制组,氮盐度过高会抑制沉积物N_2O产生,而沉水植物湖区沉积物N_2O产生受到抑制;随添加NH_4^+-N和NO_(—3)-N等营养盐浓度升高,藻型湖区及沉水植物湖区沉积物中N_2O生成速率增加,挺水植物湖区N_2O生成速率降低,而乙酸盐作为微生物活动的碳源和能源对N_2O生成表现出抑制作用.冬季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N_2O排放存在显著差异,冬季草/藻型湖区N_2O生成主要受冬季低温的限制,另外也受水柱无机氮形态及浓度的影响.
郑小兰刘敏刘敏刘德鸿钟继承
关键词:沉积物N2O太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