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钙磷生物陶瓷调控T细胞行为促进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颌骨和牙槽骨缺损是重建外科和种植修复领域的挑战之一。钙磷生物陶瓷是常见的骨替代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T细胞在骨再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综述了钙磷生物陶瓷和T细胞及其亚群在骨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钙磷生物陶瓷对T细胞行为的调控机制。
- 李娇娇刘耀龙夏婷夏海斌王敏
- 关键词:骨再生T细胞
- 儿童与成年不同骨面型正畸患者扁桃体肥大率初探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调查儿童与成年不同骨面型正畸患者的扁桃体肥大率,探讨扁桃体肥大是否与特定骨面型的发生相关,以期为扁桃体肥大伴错畸形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至8月就诊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一科的正畸患者初诊头颅侧位X线片,根据患者年龄分为儿童组(年龄≥6岁且≤12岁)和成人组(年龄≥18岁),再根据ANB角(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与下牙槽座点构成的角)分为3类:Ⅰ类骨面型(ANB角≥0°且≤4°)、Ⅱ类骨面型(ANB角>4°)及Ⅲ类骨面型(ANB角<0°)。由2名经过专门培训的口腔正畸专业主治医师,根据Baroni法在头颅侧位X线片上测量扁桃体阻塞口咽气道的情况,以此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扁桃体肥大。采用Bonferroni校正χ^(2)检验比较不同骨面型扁桃体肥大率的差异(α=0.017)。结果最终纳入1776例正畸患者的头颅侧位X线片,其中儿童组593例,成人组1183例;Ⅰ类骨面型占37.8%(672/1776),Ⅱ类骨面型占47.8%(849/1776),Ⅲ类骨面型占14.4%(255/1776)。儿童组扁桃体肥大率为66.3%(393/593),其中Ⅲ类骨面型扁桃体肥大率[87.0%(60/69)]显著大于Ⅰ类和Ⅱ类骨面型[分别为65.6%(145/221)和62.0%(188/303)](χ^(2)=11.56和15.69,P<0.017)。成人组扁桃体肥大率为23.2%(275/1183),其中Ⅲ类骨面型扁桃体肥大率[42.5%(79/186)]显著大于Ⅰ类和Ⅱ类骨面型[分别为19.1%(86/451)和20.2%(110/546)](χ^(2)=36.50和35.00,P<0.017)。儿童组或成人组的Ⅰ类与Ⅱ类骨面型扁桃体肥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0和0.18,P>0.017)。结论儿童与成年Ⅲ类骨面型正畸患者的扁桃体肥大率均显著大于对应人群Ⅰ类及Ⅱ类骨面型,扁桃体肥大可能是Ⅲ类骨面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赵婷婷王敏杨郑张俊花放贺红
- 关键词:腭扁桃体正畸学扁桃体肥大
-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双相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工艺和生物学性能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作多孔的双相磷酸钙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并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机和马弗炉,将混匀的环氧树脂和双相磷酸钙粉末进行2次烧结,去除环氧树脂,得到多孔的双相磷酸钙支架,再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红外光谱法分析材料的组成,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双相磷酸钙支架的表面形貌。接种到支架上的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培养1周后,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貌;培养2周后,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活死细胞染色观察。结果:经过烧结后,双相磷酸钙支架内的环氧树脂被完全去除,支架的表面可观察到多孔结构,MC3T3-E1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性好。CCK-8检测结果表明,培养10d后,生长在支架的细胞与生长在孔板的细胞活力无差异性。结论: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双相磷酸钙支架具有多孔结构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备选材料。
- 曾浩王敏陈冬陈冬白轶
- 关键词:选择性激光烧结MC3T3-E1细胞骨组织工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