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多酚
  • 2篇多酚氧化
  • 2篇多酚氧化酶
  • 2篇马铃薯
  • 2篇蘑菇酪氨酸酶
  • 2篇酪氨酸
  • 2篇酪氨酸酶
  • 2篇氨酸
  • 1篇亚硫酸
  • 1篇亚硫酸氢钠
  • 1篇酸酶
  • 1篇羟基
  • 1篇羟基苯
  • 1篇羟基苯甲酸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B
  • 1篇维生素B1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对
  • 1篇酶活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2篇漳州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王伟
  • 3篇陈清西
  • 3篇胡泳华
  • 2篇黄浩
  • 2篇杨美花
  • 2篇潘志针
  • 2篇王伟
  • 1篇宋康康
  • 1篇陈桂霞
  • 1篇石艳
  • 1篇林庆同
  • 1篇邱凌

传媒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维生素B_1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报道了维生素B1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影响以及抑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B1(Vit B1)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测定导致单酚酶活力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15和20 mmol/L.Vit B1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的迟滞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21 mmol/L Vit B1使得单酚酶的迟滞时间从52 s延长到277 s.Vit B1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类型,测定抑制常数(KI)为11.7 mmol/L.
陈桂霞胡泳华王伟王伟邱凌宋康康
关键词:酪氨酸酶维生素B1
金属离子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以马铃薯多酚氧化酶为对象,研究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K+、Ba2+和Mg2+对酶活力几乎没有影响,Ca2+和Na+对酶活力有微弱的抑制作用,Cu2+则表现出较强烈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248 mmol/L.Al3+、Fe3+、Cd2+、Co2+、Mn2+和Zn2+则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本研究为探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林庆同王伟王伟杨美花黄浩
关键词:马铃薯多酚氧化酶金属离子酶活力
亚硫酸氢钠在马铃薯切片过程中防褐变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多酚氧化酶(PPO)是蔬果酶促褐变的关键酶,抑制该酶活性是防止蔬果褐变的有效措施.在实验中发现NaHSO3对马铃薯PP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及在马铃薯切片护色中具有防褐变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PPO催化L-多巴形成的褐变物质在475 nm波长处有特征性的吸收峰,并且该吸收峰随着NaHSO3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NaHSO3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不可逆效应,既可以延长酶促反应的迟滞时间,也降低了稳态的酶活力.当NaHSO3浓度增至0.12 mmol/L时,酶促反应的迟滞时间从0延长至56 s,稳态的酶活力下降了35.5%.在马铃薯切片保鲜实验中,对照组在第3天褐变指数达到2,第6天已经完全褐变,而50 mmol/L NaHSO3处理的实验组在第6天褐变指数仅为0.6,有效遏制了马铃薯切片的酶促褐变,实验显示,NaHSO3通过抑制马铃薯PPO活力实现防褐变的效应.
王伟胡泳华黄浩杨美花潘志针陈清西
关键词:马铃薯多酚氧化酶亚硫酸氢钠防褐变
3,4-二羟基苯甲酸庚酯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机理的研究
酪氨酸酶(EC 1.14.18.1)是生物体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与果蔬褐化、昆虫表皮鞣化、人体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及恶性黑色素肿瘤的发生与治疗有重要关系。目前,酪氨酸酶抑制剂已被用于果蔬保鲜、化妆品中的增白剂、生物农药的杀虫...
潘志针胡泳华王伟于晓杰李华亮李智聪陈清西
关键词:蘑菇酪氨酸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