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磁共振
  • 3篇关节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影像
  • 2篇退行性
  • 2篇椎间盘
  • 2篇髋关节
  • 2篇细胞
  • 2篇脉络丛
  • 2篇关节炎
  • 2篇MRI
  • 1篇信号
  • 1篇胸部
  • 1篇胸部CT图像
  • 1篇腰椎间盘退变
  • 1篇影像特征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预后研究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西门子数字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重庆大学附属...
  • 1篇推想医疗科技...

作者

  • 11篇陈伟
  • 3篇李静
  • 1篇熊坤林
  • 1篇刘艳辉
  • 1篇张维
  • 1篇李可

传媒

  • 6篇陆军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病临床影像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及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影像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筛选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我科住院患者中187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和190例肺部非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按照7∶3的比例将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训练集(264例)和验证集(113例)。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R软件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DCA曲线等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OR:6.41,95%CI:1.62~25.43)、糖尿病(OR:6.77,95%CI:1.20~38.11)、COPD(OR:12.82,95%CI:2.71~60.55)、入院后营养不良(OR:8.78,95%CI:2.17~35.55)、面罩/鼻氧管吸氧(OR:3.53,95%CI:0.911~13.66)、胆碱酯酶(OR:7.47,95%CI:1.66~33.57)、右肺下叶(OR:11.17,95%CI:2.07~60.16)、左肺下叶(OR:16.25,95%CI:3.31~79.71)、磨玻璃影(OR:19.22,95%CI:4.17~88.48)、空气支气管征(OR:6.44,95%CI:1.27~32.68)、支气管扩张(OR:11.58,95%CI:1.50~89.25)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由上述11个因子构建列线图(R^(2)=0.830,C-index=0.97,95%CI:0.96~0.99)。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72(95%CI:0.955~0.988)和0.945(95%CI:0.905~0.985),显示均具有很高的区分度。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均基本沿45°线分布,DCA曲线均显示在阈概率为10%~90%时存在净获益。结论研究筛选出贫血、COPD、糖尿病、入院后营养不良、面罩/鼻氧管吸氧、胆碱酯酶、右肺下叶、左肺下叶、磨玻璃影、空气支气管征和支气管扩张11个参数建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
庞小莉王显棋陈伟熊玮
关键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影像特征
健康成年人脉络丛体积在自然衰老中的改变
2024年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脉络丛(choroid plexus,CP)体积与年龄、性别的相关变化规律以及与其他脑区体积的关联,探讨脉络丛体积(choroid plexus volume,CPV)变化与大脑退行性改变的关系。方法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招募320例18~85岁健康受试者,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将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7.0T组和3.0T组(每组各160例),分别进行3.0T和7.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矢状位三维结构MPRAGE序列扫描,使用FreeSurfer 6.0软件获得CP及其他脑区的体积,Spearman相关性分析CPV与年龄的相关性。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之间CPV的差异;偏相关分析CPV与其他脑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11例受试者。3.0T和7.0T MRI扫描结果均显示,CPV与年龄呈正相关(3.0T:r=0.462,P<0.001;7.0T:r=0.539,P<0.001);男性的CPV均显著大于女性[3.0T:(1.40±0.47)vs(1.08±0.39)mL,P<0.001;7.0T:(2.43±0.68)vs(1.98±0.38)mL,P<0.001]。此外,3.0T MRI结果显示,CPV与白质高信号、脑脊液的体积呈正相关(P<0.001),与全脑灰质、全脑白质、海马、丘脑等体积呈负相关(P<0.05)。结论CPV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存在性别差异,不受场强及分辨率限制。CPV与白质高信号、海马等脑区结构具有相关性,提示CPV增大参与大脑退行性改变的过程。CPV变化可作为大脑退行性改变的新影像标志物。
庞慧琳甄志铭曾梦周素伊刘赫陈炜陈伟
关键词:磁共振脉络丛年龄白质高信号
基于MRI-3D DESS的自动软骨分割技术在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定量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软骨MR定量体积测量的可靠性和不同程度软骨损伤的髋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软骨体积变化特征的定量评估可行性。方法纳入138例临床诊断为OA的患者行三维(3D)-双回波稳态(DESS)MRI扫描,根据其软骨损伤情况将117例纳入患者分为正常软骨对照组(n=37)、轻度软骨损伤组(n=35)、重度软骨损伤组(n=45)。对股骨、髋臼软骨进行自动软骨分割和体积测量,比较三组间股骨、髋臼各亚区软骨体积及体积百分比的差异。结果股骨前上、股骨中前上、上后侧区域及髋臼前上区和中间区,重度软骨损伤者体积减少,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自动软骨分割技术可实现对髋关节软骨体积的定量评估,本研究发现重度软骨损伤患者软骨体积较正常和轻度软骨损伤患者明显降低,在OA的疾病病程中伴随着关节软骨体积的减少。对OA患者软骨体积改变进行纵向定量评估,可实现对OA疾病病程的动态监测。
李静杜明珊侯文静李莲欧元陈伟
关键词:髋关节骨关节炎磁共振成像
髋关节盂唇撕裂的1.5T常规MRI与放射状MRI对比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1.5T常规MRI和放射状MRI在髋关节盂唇撕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11月在本院行关节镜手术证实为髋臼唇撕裂,且术前行1.5T髋关节常规MRI和髋臼放射状MRI扫描的患者22例临床资料。两位高年资骨关节影像医师分别评估常规MRI和放射状MRI图像,观察是否存在髋臼唇撕裂及撕裂部位,并与关节镜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1.5T常规MRI和放射状MRI在髋关节盂唇撕裂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关节镜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常规MRI诊断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37.2%、86.9%、54.5%、阳性预测值84.2%、阴性预测值42.5%;放射状MRI扫描技术诊断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0%、87.0%、90.9%、阳性预测值93.0%、阴性预测值86.9%。结论 1.5T盂唇放射状MRI扫描对髋关节盂唇撕裂较常规MRI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对盂唇撕裂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估。
李静杜明珊侯文静李莲苏眺陈伟
关键词:MRI髋关节
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状态
2025年
目的 探究基于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0月3家医疗中心放射科1 070名NSCLC患者的临床信息和CT图像。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9名NSCLC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内部验证集;东部战区总医院173名患者、陆军特色医学中心178名患者分别作为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EGFR突变相关的临床特征,构建临床模型;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构建综合模型。3种分类模型均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绘制校正曲线以评估综合模型的拟合优度,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影像组学模型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中的AUC值分别为0.762 4(95%CI:0.692 4~0.825 1)、0.745 4(95%CI:0.671 1~0.814 3)和0.724 7(95%CI:0.639 7~0.801 6);临床预测模型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的AUC值分别为0.6917(95%CI:0.6279~0.7576)、0.6525(95%CI:0.5767~0.7291)和0.7792(95%CI:0.712 5~0.847 3);基于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综合模型预测效能值最佳,其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的AUC值分别为0.818 0(95%CI:0.757 7~0.874 3)、0.782 4(95%CI:0.7031~0.848 2)和0.796 6(95%CI:0.718 1~0.868 6)。校准曲线提示综合模型拟合度较好,决策曲线提示综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净收益。结论 结合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构建的综合模型在预测NSCLC EGFR基因突变的多中心数据集中表现出更好的预测性能,有助
杨涛涛王显棋陈灿灿闫婉莹王大为熊坤林孙志远陈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磁共振成像Dixon序列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的价值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Dixon序列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AS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AS患者入院后均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评分及C反应蛋白、血沉检查。研究组及对照组均行骶髂关节MRI常规序列及Dixon序列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对各受检者Dixon序列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双侧骶髂关节面下Dixon序列水信号值。研究组双侧骶髂关节面下Dixon序列水信号值与BASDAI评分、BASFI评分、C反应蛋白、血沉及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ondyloarthritis research consortium Canada,SPARCC)骶髂关节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双侧骶髂关节面下Dixon序列水信号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双侧骶髂关节面下Dixon序列水信号值与BASDAI评分、BASFI评分、C反应蛋白、血沉及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 磁共振Dixon序列可以作为评价骶髂关节炎活动期的参考指标。
杜明珊谢兵熊宣淇侯文静陈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磁共振骨髓水肿
运用化学饱和转移技术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对腰椎间盘退行性 变的早期定量评估
熊宣淇谢兵陈伟
基于胸部CT图像的肺炎深度学习分类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建立基于胸部CT图像的AI模型,实现对细菌、真菌、病毒性(包括COVID-19)肺炎的快速分类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20年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559例细菌性、真菌性及非COVID-19病毒性肺炎患者及2020年就诊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的53例COVID-19患者的影像资料,首先利用Resnet_18、Efficientnet_b5、ViT、Swin-Transformer等4种典型的深度神经网络构建图像级三分类及四分类预测模型,在独立测试集中进行验证选出最优模型;然后分析采用单张图像和3张图像融合构建数据集对模型的影响;最后分别使用按图像类别占比投票及随机森林2种方法进行患者级分类预测。使用精确率、召回率、特异性、F1值、AUC、准确率评估模型效能,最终筛选出表现最优的AI预测模型。结果在图像级分类中Swin-Transformer模型表现最佳,三分类准确率为0.932,四分类准确率为0.948。测试Swin-Transformer模型分别采用单张图像和3张图像融合构建数据集的效果,采用融合图像的Swin-Transformer_C模型效能进一步提升,在测试集中三分类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0.931、0.989,四分类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0.952、0.990。使用Swin-Transformer_C模型进行患者级分类,采用随机森林的方法预测效能更佳,三分类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0.984、0.987,四分类准确率和AUC值分别为0.967、0.971。Resnet_18、Efficientent_b5、Vit等3种网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总体效能低于Swin-Transformer网络。结论基于融合数据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Swin-Transformer_C与其他4种模型相比在图像级分类中效果最佳,其融合随机森林分类器在患者级分类中也取得最优性能。表明深度学习可用于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致肺炎类型的快速分类预测。
曾梦赵娜王显棋庞慧琳侯文静刘玲玲王晓雯龚家利曾文兵崔洪亮陈伟
关键词:肺炎人工智能
基于增强CT术前诊断增殖型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及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增殖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术前预测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603例;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363)和内部验证组(n=156);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84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增强检查,观察增殖型与非增殖型HCC患者临床资料情况及CT影像学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并在内部验证组和外部验证组对模型进行验证。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比增殖型和非增殖型HCC的预后。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示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定量阴性、肿瘤包膜不完整、瘤内坏死或缺血(≥20%)、动脉期环形高强化是预测增殖型HCC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基于以上临床影像特征绘制预测增殖型HCC的列线图,在训练组AUC为0.805(95%CI:0.756~0.854),敏感度83.19%,特异度64.80%;在内部验证组中,AUC为0.793(95%CI:0.721~0.854),敏感度67.86%,特异度75.00%;在外部验证组中,AUC为0.842(95%CI:0.746~0.912),敏感度72.41%,特异度90.91%;校准曲线、DCA曲线示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适用性均较好。经病理证实/预测模型诊断的增殖型HCC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均显著低于非增殖型HCC(训练组:P=0.005,P<0.001;内部验证组:P=0.006,P=0.006;外部验证组:P=0.002,P=0.015)。结论基于临床与影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准确术前诊断增殖型HCC,且增殖型HCC预后较�
成杰魏晓凡陈伟叶小龙张维
关键词:增殖型肝细胞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预后研究
运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对腰椎间盘早期退行性变的定量评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黏多糖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ycosaminoglycan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agCEST)磁共振成像在腰椎间盘退变早期、定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7例年龄18~74岁有或无腰椎间盘退变的受试者,观察其L1/2~L5/S1五个椎间盘,共185个椎间盘。将185个椎间盘的T_2WI按Pfirrmann分级标准,半定量地分为5级,检测其髓核与纤维环的T_2~*与gagCEST两个定量磁共振参数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腰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的T_2~*与gagCEST在不同退变程度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组间差异性,尤其是gagCEST在正常组与早期退变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gagCEST与Pfirrmann分级显示出比T_2~*有更好的等级相关性(髓核:r=-0.951,P<0.001;纤维环:r=-0.938,P<0.001)。结论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可用于对腰椎间盘退变的早期、定量诊断,也可评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
熊宣淇李可杜明珊侯文静李静李莲欧园陈家飞谢兵陈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