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23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领域

  • 8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蛋白
  • 8篇融合蛋白
  • 7篇酵母
  • 6篇肿瘤
  • 5篇突变体
  • 5篇基因
  • 5篇杆菌
  • 5篇氨基酸残基
  • 5篇毕赤酵母
  • 5篇编码基因
  • 5篇残基
  • 4篇营养因子
  • 4篇神经营养
  • 4篇神经营养因子
  • 4篇突变体基因
  • 4篇巴斯德毕赤酵...
  • 4篇大肠杆菌
  • 3篇人睫状神经营...
  • 3篇睫状
  • 3篇睫状神经营养...

机构

  • 2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张伟
  • 21篇刘志敏
  • 18篇赵洪亮
  • 18篇薛冲
  • 16篇熊向华
  • 8篇黎明
  • 7篇杨秉芬
  • 6篇张士猛
  • 3篇姚学勤
  • 2篇陈惠鹏
  • 2篇朱厚础
  • 2篇王楠
  • 1篇王治伟
  • 1篇林艳丽
  • 1篇左珊珊
  • 1篇张伟

传媒

  • 5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促增长作用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促进机体增长作用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促进机体增长作用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其在制备儿童及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治疗性药物中的应用。该融合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如SEQ ID ...
刘志敏王楠赵洪亮薛冲张伟熊向华杨秉芬姚学勤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融合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如序列表中的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融合蛋白可作为预防和/或治疗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适应症...
刘志敏张士猛赵洪亮薛冲张伟黎明熊向华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以该融合蛋白为活性成分的预防和/或治疗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肿瘤疫苗。该融合蛋白是具有序列表中的SEQ ...
刘志敏张士猛赵洪亮薛冲张伟黎明熊向华
文献传递
重组人载脂蛋白AI米兰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
2005年
载脂蛋白AI米兰突变体(apoliproteinA_I_Milano ,AIM)是载脂蛋白AI的天然突变体,具有比载脂蛋白AI更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作用。将AIM基因N_末端的氨基酸密码子优化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 2b ,重组质粒转化BL2 1(DE3)宿主菌,用IPTG诱导表达。AIM以可溶形式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8%。表达产物经ButylSepharose 4F .F疏水层析和QSepharoseH .P .阴离子交换层析后,再用Vivaspin2 0 (30 0 0 0MW)进行超滤,AIM单体的纯度达95 %以上。AIM单体与脂结合活性表明,AIM单体结合脂的速度比apoA_I慢,但结合脂的量比apoA_I高。这项研究为AIM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黎明赵洪亮薛冲张伟张士猛刘志敏
人血清白蛋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融合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和活性鉴定被引量:11
2005年
为了延长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的体内半衰期 ,将人血清白蛋白 (HSA)的C 末端和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AX15 (R13K)的N 末端通过一个 11个氨基酸的连接肽融合在一起 ,构建了融合蛋白HSA AX15 (R13K)。HSA AX15 (R13K)融合蛋白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后通过阳离子交换层析、反向层析和凝胶过滤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体外TF 1细胞存活实验表明与HSA融合并未影响AX15 (R13K)的生物学活性。体内动物实验表明HSA AX15 (R13K)融合蛋白的疗效比AX15 (R13K)更为持久 :每 3天注射一次 4 8mg kg的HSA AX15 (R13K)融合蛋白的治疗效果优于每天注射一次 1 6mg kg的AX15 (R13K)的治疗效果。HSA AX15 (R13K)融合蛋白不但可以减少用药次数 ,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而且还可以减少用药量和血药浓度的波动 ,从而降低副反应 ,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赵洪亮薛冲熊向华张伟杨秉芬刘志敏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巴斯德毕赤酵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2004年
从人胎盘总RNA中通过RT PCR方法获得sTRAIL基因的cDNA ,并通过构建高拷贝表达载体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表达量可达 4 0 1mg L。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活性分析 ,获得了纯度大于 90 %的纯品 ,该样品能明显表现出诱导L92 9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半数致死量为 0 1 8μg mL 。
张伟赵洪亮薛冲刘志敏黎明张士猛
关键词:TRAIL毕赤酵母
高比活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2005年
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hCNTF)及其突变体有望成为治疗肥胖症的新型药物。为了减少hCNTF的副反应,提高其疗效,在hCNTF四重突变体AX15 (R13K)的基础上引入S16 5D Q16 6H突变,构建了高比活的DH_AX15 (R13K)突变体。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DH_AX15 (R13K)的活性约是AX15 (R13K)的5倍。同时体内实验还发现DH_AX15(R13K)的作用比AX15 (R13K)更为持久。这种更为持久的作用可能是由于活性提高而非半衰期延长引起的。高比活的hCNTF突变体一方面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蛋白用量,减少副反应;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增加副反应的前提下增加最大耐受剂量,提高疗效。
赵洪亮薛冲熊向华张伟刘志敏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巴斯德毕赤酵母
DHA与EP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2年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22∶6n3,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20∶5n3,EPA)均属于n3类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mted fatty acids,PUFA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紊乱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DHA与EPA的生理功能、合成机制及其在微藻和真菌中合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哺乳动物体内生产EPA和DHA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左珊珊林艳丽张伟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
新型载体蛋白P64K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与纯化被引量:8
2004年
用常规PCR方法从脑膜炎球菌中克隆出P64K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P64K转化BL21穴DE3雪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筛选P64K蛋白的高表达菌株。结果证实P64K蛋白为胞内可溶性表达,表达量约占胞内总蛋白的30%。重组P64K蛋白经Butyl疏水柱、G200分子筛柱和Q阴离子柱三步层析后纯度达到95%以上,为今后进一步的功能和应用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熊向华赵洪亮薛冲张伟杨秉芬刘志敏
关键词:载体蛋白大肠杆菌可溶性表达纯化重组质粒
分子伴侣对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促凋亡配体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提高外源蛋白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促凋亡配体(sTRAIL)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公共数据库中公布的模式生物酿酒酵母的分子伴侣(Ssa1p、YDJ1、Kar2p和PD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从酿酒酵母基因组中得到各基因片段,并将单独Ssa1p或Kar2p、组合YDJ1+PDI、Kar2p+PDI或YDJ1+PDI+PDI分别构建到pPIB2Z表达载体中,并整合到外源蛋白sTRAIL工程菌(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筛选和诱导表达。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sTRAIL的表达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整合了分子伴侣组合YDJ1+PDI的工程菌。Western印迹分析整合的分子伴侣基因后,分子伴侣蛋白在工程菌中的表达量得到了提高。结论:提高细胞内分子伴侣的表达,可以增加外源蛋白的分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巴斯德毕赤酵母奠定了基础。
张伟赵洪亮薛冲熊向华姚学勤王治伟刘志敏陈惠鹏
关键词:分子伴侣毕赤酵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