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85 被引量:57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矿业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7篇巷道
  • 14篇顶煤
  • 14篇支护
  • 12篇放顶
  • 12篇放顶煤
  • 10篇矿压
  • 10篇工作面
  • 9篇软岩
  • 8篇岩巷
  • 8篇应力
  • 8篇软岩巷道
  • 8篇综放
  • 8篇围岩
  • 7篇煤层
  • 7篇大变形
  • 6篇深埋
  • 6篇煤矿
  • 6篇采矿
  • 5篇预应力
  • 5篇瓦斯

机构

  • 81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2篇内蒙古上海庙...
  • 2篇中煤科工开采...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宿迁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原工学院
  • 1篇天地科技股份...
  • 1篇兖矿集团有限...
  • 1篇铁法煤业(集...
  • 1篇晋城煤业集团
  • 1篇晋城无烟煤矿...
  • 1篇华神东煤炭集...
  • 1篇贵州盘江精煤...
  • 1篇淮南矿务局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徐州中矿大贝...

作者

  • 81篇张勇
  • 24篇孙晓明
  • 11篇张勇
  • 7篇郝海金
  • 6篇吴健
  • 6篇任超
  • 5篇陆明心
  • 4篇孟宪锐
  • 4篇秦凤华
  • 3篇杨胜利
  • 2篇刘雨忠
  • 2篇侯运炳
  • 2篇董志峰
  • 2篇赵洪宝
  • 2篇邹兆仲
  • 2篇闫保金
  • 2篇符小民
  • 2篇杨大鹏
  • 2篇王健
  • 2篇郭志飚

传媒

  • 6篇矿山压力与顶...
  • 4篇采矿与安全工...
  • 3篇煤炭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2篇煤炭技术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煤炭工程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煤炭
  • 1篇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煤炭科技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煤矿安全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同煤科技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7篇2023
  • 13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煤方法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通过对晋城煤业集团 3 #厚煤分层开采工作面、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的分析 ,揭示了晋城矿区 3 # 煤采用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 ,对不同采煤方法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
郝海金张勇陆明心
关键词:采煤方法工作面矿压放顶煤开采支架载荷
岩溶区顶板沉降特点及覆岩裂隙分形维数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以贵州某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物理试验、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其岩层运移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灰岩顶参数的岩梁力学分析模型,推导了其应力分量表达式,运用MATLAB绘制得到应力云图,计算了灰岩顶的初次及周期来压破断步距,并总结了抗拉强度参数对灰岩顶初次及周期破断步距的影响规律。通过构建灰岩地层数值模型,对上覆岩层的垂直应力分布特征、顶板沉降位移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形维数表征采动覆岩裂隙场空间占位,给出了一种计盒维数程序设计及计算方法,在豪斯多夫空间中,揭示了覆岩裂隙扩展演化规律。分形迭代结果表明:覆岩裂隙分形维数随推进长度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明确这种关系提供研究借鉴。
王羽扬李剑李元林张勇刘勇张毅韩连昌
关键词:岩溶区覆岩裂隙分形维数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智能挡风墙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智能挡风墙结构,包括矩形铁A、圆形孔B和合页;所述矩形固定槽内套接有一个所述矩形铁A;所述矩形铁B左端面和右端面各焊接有一块所述固定片。通过多片本装置的转动连接,一方面可进行共转动角度来进行调...
王羽扬张勇薛博
文献传递
邢台矿综放面矿压规律及顶煤运动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根据邢台矿现场实际观测数据,分析了放顶煤工作面的周期来压规律和工作面顶板、顶煤的移动规律,为该矿区今后制订合理支架工作阻力建立了依据。
张勇姜兴阁
关键词:采煤综放面矿压规律顶煤运动
一种可以实现放顶煤工作面端部放煤的过渡支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实现放顶煤工作面端部放煤的液压支架。包括底座、顶梁、立柱、四连杆机构和和尾梁,底座与立柱、四连杆机构铰接,顶梁与立柱、四连杆机构和尾梁铰接,尾梁通过尾梁千斤顶与支架底座连接;顶梁前端铰接一个前探梁,在前...
张国军张勇
文献传递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薄基岩厚松散层覆岩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基于Hoek-Brown准则,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确定了乌兰木伦矿的岩体力学参数,并运用FLAC3D研究了煤层开采引起的覆岩破坏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浅埋深条件下覆岩破坏直至地表,地表形成偏态下沉盆地,最大下沉值2.1 m,下沉系数0.6。②在开采区域四周边界一定范围内分别形成应力降低区和应力增高区,呈现“外紧内松”状态,在工作面煤壁前方垂直应力集中程度最高,应力集中系数为2.2,在工作面煤壁上方和开切眼上方均存在“压力拱”,但两者的跨度、拱脚区域大小及应力集中程度不同。③乌兰木伦矿12403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18.9 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2.5 m。
李全生徐祝贺张勇徐祝贺
关键词:HOEK-BROWN准则浅埋深数值模拟覆岩破坏
一种可实现放顶煤工作面端部放煤的支架配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工作面放煤的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布置方法,工作面上、下端部各布置2~3架中位放顶煤过渡支架,通过调节中位放顶煤过渡支架调节放煤天窗的千斤顶,使顶煤从支架的放煤天窗分别放入到后部刮板运输机的机头和机尾上;工作面...
张勇张国军王泓博
文献传递
废弃采空区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及应用被引量:6
2022年
煤炭开采引起覆岩破断及地表下沉,覆岩及地表运移规律可反映裂隙带高度的动态演化过程。因地表下沉滞后于煤炭开采,对于废弃采空区,长期压实作用导致裂隙带高度较采动期间有所降低。基于地表点下沉速度的阶段特征将裂隙带高度的演化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裂隙带发育对应岩层破断逐步向上传递的过程,第2阶段裂隙带高度降低对应离层及裂隙闭合、断裂岩层受压后变形回弹及破碎岩体自然压实的过程。着眼于压实作用对裂隙带高度的影响,根据煤层采厚、垮落带和裂隙带岩层变形量及地表下沉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第2阶段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并结合太平煤矿实测结果进行验证,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了单一因素影响下废弃采空区裂隙带高度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废弃采空区裂隙带高度受控于垮落带块体强度、垮落带初始碎胀系数、采动期间裂隙带高度最大值及对应的垮落带高度、煤层埋深、地表最终下沉量等因素,太平煤矿采后15 a的裂隙带高度实测值11.36~13.00 m与理论预测值12.75 m吻合度较高,模型的可靠性得到验证。最后,应用此预测模型对武安煤矿(关停矿井)2002-2003年采空区裂隙带高度开展理论计算,结合地空瞬变电磁探测确定了地面瓦斯抽采钻孔理想的终孔位置并成功开展了地面钻孔瓦斯抽采试验。
王泓博张勇庞义辉贾伟
关键词:裂隙带高度压实作用
一种深埋软岩巷道高预应力恒阻锚杆和锚索协同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埋软岩巷道高预应力恒阻锚杆和锚索协同控制方法,属于巷道围岩支护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巷道设计形状采用二维光面爆破技术控制断面成型,先将工作面主体岩石进行爆破,留下保护层,再通过轮廓线上炮孔进行爆破...
张勇孙晓明缪澄宇石富坤丁佳旭杨金坤谢铖杨国威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研究与对策被引量:5
2011年
煤炭是我国的主导能源,也是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的基础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属优势矿产,是我国主体能源的重要物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少,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差、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因此,必须科学、客观地认识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和资源现状,大力推动煤炭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开采,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张勇
关键词:煤炭资源开发资源回收率煤炭工业经济可采储量一次能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