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78 被引量:817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建筑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5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岩石力学
  • 12篇蠕变
  • 10篇砂岩
  • 8篇岩石
  • 8篇三轴压缩
  • 7篇本构
  • 7篇本构模型
  • 5篇载力
  • 5篇承载力
  • 4篇弹性模量
  • 4篇岩石蠕变
  • 4篇蠕变试验
  • 4篇软土
  • 4篇向家坝
  • 4篇力学特性
  • 4篇极限承载
  • 4篇极限承载力
  • 3篇大型地下洞室
  • 3篇弹塑性
  • 3篇地下洞室

机构

  • 68篇河海大学
  • 5篇南京工业大学
  • 5篇中国水电工程...
  • 3篇教育部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广东省电力设...
  • 2篇华东勘测设计...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湖南工学院
  • 1篇里尔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作者

  • 68篇王伟
  • 40篇王伟
  • 22篇徐卫亚
  • 15篇卢廷浩
  • 8篇王如宾
  • 7篇朱其志
  • 7篇刘桃根
  • 5篇李良权
  • 4篇石崇
  • 4篇宰金珉
  • 4篇曹亚军
  • 3篇吕军
  • 3篇张治亮
  • 3篇周爱兆
  • 3篇张玉
  • 3篇王伟
  • 3篇王伟
  • 3篇吴关叶
  • 3篇李雪浩
  • 3篇陈曦

传媒

  • 13篇三峡大学学报...
  • 10篇岩土力学
  • 9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河海大学学报...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第六届华东地...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中外公路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工程力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水运工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桩极限承载力时间效应估算方法比较被引量:17
2005年
沉入饱和软土中的预制制桩的极限承载力随间歇期的增长而增大,这一现象虽已被工程界广泛认可,但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有效地确定单桩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桩基础设计非常重要。人们提出了多种估算预制桩随时间变化的桩承载力的方法,但由于不同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算出的结果有时差别很大,在使用时很难准确把握。首先分析了用于估算饱和软土中预制桩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几种方法:对数函数法、双曲函数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基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理论解析公式法。再以简洁性、理论性、适用性等为准则,结合工程实例,对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比较,指出各自优缺点,推荐基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简化解析方法来估算软土中预制桩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王伟卢廷浩宰金珉
关键词:饱和软土预制桩极限承载力固结理论
基于粘塑理论的岩石流变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热力学框架下的Perzyna粘塑理论,推导了适用于岩石的流变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结合砂岩的三轴蠕变试验数据,对推导的本构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粘塑理论的流变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的流变力学特性,对室内试验结果拟合得到的相关力学参数可以作为现场岩体流变力学特性评价的参考依据.
王伟王伟周先齐刘桃根
关键词:流变本构模型三轴蠕变试验砂岩
基于损伤力学的砂岩蠕变模型研究与参数辨识被引量:10
2010年
在Burgers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损伤力学的原理,通过引入3种不同的损伤变量演化规律,建立了改进Kachanov蠕变损伤模型、应变控制蠕变损伤模型和统计损伤模型,模拟向家坝砂岩三轴蠕变试验,并进行模型参数辨识及参数敏感性分析.3种蠕变损伤本构模型都能够较好地模拟蠕变全过程曲线,且各模型对曲线的模拟有着各自的特点.对比分析各个蠕变损伤模型,说明了提出的3种蠕变损伤本构模型都能够很好地反映砂岩的流变特性,但相比而言统计蠕变损伤模型更具有优势.本文研究为岩石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刘桃根王伟王伟吴斌华
关键词:岩石流变BURGERS模型三轴蠕变试验砂岩
基于改进Kelvin模型的三维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2016年
岩石在长时间的蠕变发展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性,开始表现为衰减蠕变,蠕变速率逐渐减小,紧接着保持稳定的蠕变速率呈现稳定蠕变发展,最后外界应力超过屈服应力导致加速蠕变.常用的元件模型只能有效地模拟衰减和稳定蠕变阶段,加速蠕变特性则需要引进非线性特性的元件模型或是损伤理论,本文引进损伤理论和损伤元件,与常用元件组合模型串联组合,即可模拟出全过程的岩石蠕变特性,通过引进弹塑性损伤元件和Kelvin元件模型,建立了三维改进的Kelvin蠕变损伤模型,并推导了三轴压缩下岩石的轴向应变方程,用砂岩蠕变试验数据拟合出模型参数.建立的模型参数较少,易于确定,而且推导的三维模型更能真实的反应岩石在自然界中的应力状态.
吴祝林王伟王伟朱鹏辉
关键词:弹塑性损伤轴向应变
临海地带浅埋隧洞地表注浆加固技术
2024年
针对某工程取水隧洞Ⅵ级围岩段地处临海地带、覆盖砂层厚、围岩破碎等特点,采用室内试验探讨水玻璃体积掺量对水泥-水玻璃(CS)双液浆终凝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并进行现场试验对注浆工法进行全面分析。最终确定采用约束-发散模式,将注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注浆单元,按照先最外圈孔间隔、后内部孔隔排间隔的注浆顺序进行塑料管超前地表注浆加固。岩芯取样和暗挖掘进效果表明:通过地表预注浆加固,岩体裂隙得到了有效的填充加固,减少了开挖过程中发生涌水和塌方现象,确保隧洞正常掘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泽邓世平盛章周烨王伟裴亚兵
关键词:破碎围岩
土与结构接触界面改进直剪试验研究被引量:52
2006年
目的研究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力学行为随接触材料类型及含水率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改进的直剪仪进行黏土自身、黏土与混凝土、黏土与石、黏土与砖4个含水率共64个试样的剪切试验.结果得到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正应力下土与不同结构接触界面的剪切应力应变曲线.当土体含水率增大时,黏土内部摩擦角缓慢减小,而黏土与混凝土和黏土与砖接触界面的摩擦角急剧降低;土体内部的黏聚力逐渐减小,而土与结构接触界面的黏聚力均先增大后减小.各接触类型接触界面的抗剪强度随土体含水率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只在含水率为13%、法向应力为50 kPa的黏土内部剪切时才出现剪胀现象.结论土与结构接触界面的抗剪强度、摩擦角、黏聚力等力学参数与接触材料类型及土体含水率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的计算参数取值提供了试验依据.
卢廷浩王伟王晓妮
关键词:含水率
包裹式加筋土挡墙在城墙修复中的应用
以南京市建宁路至挹江门段明城墙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包裹式加筋土挡墙在城墙修复中的应用.阐述了包裹式加筋土挡墙的作用机理、施工方法,并分析了作用效果.工程实例说明,在城墙内侧场地狭小、地基情况较差的情形下,采用包裹式加筋土...
周爱兆卢廷浩王伟
关键词:包裹式加筋土挡墙护坡设计施工方法
文献传递
渗流-应力-流变耦合作用下破碎带砂岩渗透演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膝状挠曲破碎带是一些水电站坝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破碎带岩性为完整性较差的软弱砂岩,直接关系到坝基的变形和稳定。基于破碎带砂岩组织结构疏松、含水率较高、物理力学性能较差等特点,对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流变过程中的岩石渗透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规律,研究流变过程中渗透系数演化规律,探讨渗透性演化破坏机制。得到轴向、环向和体积变形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及围压和孔隙压力对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加载导致渗透系数快速减小,并随着非线性变形增加降低程度逐步趋缓;且环向变形比轴向变形更能灵敏地反映渗透系数演化规律;岩样非均质性引起孔隙度略有不同,加载作用导致渗透系数随时间变化存在部分波动,但整体呈线性降低;稳态流变阶段渗透系数恢复至平缓下降,说明波动对渗透系数的整体演化无显著影响,且围压增加导致渗透系数降低。
张玉徐卫亚赵海斌王伟邵建富
关键词:岩石力学破碎带
基于西原模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被引量:30
2009年
在西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能反映加速蠕变起始点的非线性黏塑性元件和瞬时塑性变形的塑性元件,建立了一个能完整反映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在其一维流变模型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的流变模型,推导三维流变方程,接着探讨了在三轴压缩试验中确定三维蠕变参数的方法,并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用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蠕变的三阶段,并且在多级偏应力水平下可以采用同一组蠕变参数.
李良权徐卫亚王伟
关键词:黏弹塑性蠕变试验
柱状节理岩体宏观等效弹性模量尺寸效应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为背景,结合相关的岩石力学试验方法,建立了柱状节理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对柱状节理岩体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数值模拟。数值试验研究了六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柱体直径变化、四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柱体边长、节理错距变化对其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为研究随机柱状节理岩体柱体尺寸对岩体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提出柱体大对角线长尺寸控制方案,并研究了柱体大对角线长变化对岩体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通过与现场试验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柱体尺寸控制方案可靠;柱体尺寸的变化对与柱体垂直方向的等效弹性模量影响较大,是主要影响因素;四棱柱形柱状节理岩体错距变化主要对与错距平行的岩体等效弹性模量产生影响,对其它两个方向的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弱,是次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工程实践中等效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相关参考。
闫东旭徐卫亚王伟王伟石崇石安池
关键词:柱状节理数值模拟等效弹性模量尺寸效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