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重建
  • 1篇深部感染
  • 1篇神经阻滞
  • 1篇神经阻滞麻醉
  • 1篇顺行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髓内钉治疗
  • 1篇逆行
  • 1篇逆行髓内钉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肿瘤
  • 1篇综合征
  • 1篇阻滞麻醉
  • 1篇骶骨
  • 1篇骶骨肿瘤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宋伟
  • 1篇丁真奇
  • 1篇洪海森
  • 1篇林吓聪
  • 1篇沙漠
  • 1篇康两期
  • 1篇古德华
  • 1篇吴进
  • 1篇罗德庆
  • 1篇卢承志
  • 1篇聂凯
  • 1篇刘晖
  • 1篇吴江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术后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比较分析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术后的旋转移位和关节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接受髓内钉治疗的45例股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5±10.4)岁;左侧21例,右侧24例。根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进行分组,顺行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39.8±11.0)岁;逆行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1~60岁,平均(39.2±9.9)岁。记录比较两组术后股骨旋转角度、髋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0.1±3.3)个月。术后即刻顺行组股骨平均旋转角度为(11.4±4.0)°,逆行组为(7.7±4.3)°,逆行组小于顺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顺行组股骨平均旋转角度为(11.2±4.3)°,逆行组为(7.7±4.0)°,逆行组仍小于顺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顺行组和逆行组股骨旋转角度较术后即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顺行组Harris评分(90.9±2.7)分,Lysholm评分(92.1±3.1)分;逆行组Harris评分(93.1±2.5)分,Lysholm评分(90.6±2.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方面,逆行组(5/19,26.3%)高于顺行组(1/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组和逆行组膝关节屈曲度分别为(130.5±5.4)°和(127.1±4.5)°,顺行组优于逆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均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逆行髓内钉术后旋转角度小于顺行髓内钉,同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小于顺行髓内钉且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更高。
宋伟徐维臻刘晖罗德庆张金辉吴进
关键词:逆行髓内钉关节功能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策略和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肿瘤平面位于S18例,S25例,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12例,>400 cm3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600)ml(范围:400~6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4例,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型感染1例,感染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范围:6~98个月),其中复发6例,2例尤因肉瘤患者术后1年发生肺转移后死亡,4例转移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根据骶骨肿瘤位置、组织缺损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软组织重建方式填塞肿瘤切除后死腔,可取得较好效果。
沙漠丁真奇洪海森聂凯林吓聪邵建川宋伟康两期
关键词:骨肿瘤骶骨软组织重建深部感染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致霍纳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13年
病人,女,35岁,体质量52kg,ASAI级,术前检查无异常,否认其他疾病和过敏史,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左肱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于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和阿托品0.5mg,入室后常规吸氧,心电监护。
卢承志古德华吴江宋伟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霍纳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