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光祥

作品数:22 被引量:40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油气
  • 7篇盆地
  • 6篇地质
  • 6篇页岩
  • 6篇页岩气
  • 5篇四川盆地
  • 4篇主控因素
  • 4篇勘探
  • 3篇电子设备
  • 3篇油气地质
  • 3篇源岩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气藏
  • 3篇五峰组
  • 3篇龙马溪组
  • 2篇地质数据
  • 2篇页岩气藏
  • 2篇石英
  • 2篇数学模型

机构

  • 20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0篇刘光祥
  • 3篇胡宗全
  • 3篇聂海宽
  • 2篇范小林
  • 2篇李鹏
  • 2篇潘文蕾
  • 2篇刘光祥
  • 1篇钱一雄
  • 1篇何明喜
  • 1篇刘忠宝
  • 1篇杜伟
  • 1篇金之钧
  • 1篇关德范
  • 1篇刘光祥
  • 1篇郭战峰
  • 1篇冯动军
  • 1篇刘云生
  • 1篇杨振恒
  • 1篇李干生
  • 1篇胡建国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第二届中国石...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主要页岩气藏及其富集高产特征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系,已建成焦石坝、威远—长宁和昭通三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并发现多口试采高产井,但由于稳产能力差和EUR(Estimated UltimateRecovery,单井评估...
聂海宽刘光祥张光荣杜伟李东晖
关键词:页岩气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文献传递
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已知页岩吸附气含量区域的实际地质数据;获取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多个评价参数;基于实际地质数据,分别建立每个评价参数与页岩吸附气含量的数学模型;基于...
王鹏威刘光祥高波冯动军刘忠宝聂海宽陈刚边瑞康杜伟王濡岳李倩文
阿克库勒地区水化学场与油气分布关系
阿克库勒地区的地层水地球化学组分的特点反映出该区的水动力环境相当活跃,在水化学场中这种区域变化与油气的分布与演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蔡立国钱一雄刘光祥王守德
关键词:水化学场油气分布
文献传递
一种集输管线温控消泡装置及井口气液分离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输管线温控消泡装置及井口气液分离系统,该消泡装置包括:电热环,电热环的两端分别与集输管线连接,电热环内布设有至少一个电热网;一对温度检测模块,一对温度检测模块分别靠近电热环的两端;温度控制开关,温度控制...
王纪伟刘光祥田玲钰陈刚宋丽阳李东晖乔辉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主要页岩气藏及其富集高产特征研究
中国南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系,已建成焦石坝、威远—长宁和昭通三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并发现多口试采高产井,但由于稳产能力差和EUR(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
聂海宽刘光祥张光荣杜伟李东晖
关键词:页岩气龙马溪组四川盆地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陆相页岩气源储特征及耦合评价被引量:31
2021年
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勘探前景良好,目前已在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获得良好页岩气显示和工业气流。与海相页岩相比,陆相页岩具有相变快、岩相组合类型多(夹层发育)、有机质丰度低和源储配置关系复杂等特点。运用“源储耦合”研究思路,利用宏观微观结合的储层表征技术对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的烃源特征、储集特征及其耦合关系开展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岩相组合特征。大安寨段为一套以暗色页岩与介壳灰岩不等厚互层为主的浅湖半深湖沉积,主要发育4种岩相与3种厚度组合,主要包括高碳黏土质页岩夹薄层(<1 m)介壳灰岩、中碳黏土质/含粉砂质页岩夹薄中层(<3 m)介壳灰岩、低中碳粉砂质页岩夹中厚层介壳灰岩及少量粉细砂岩;其中页岩为源岩和主要储层,介壳灰岩为次要储层和隔夹层,致密砂岩物性较差,主要为隔夹层。(2)烃源与储集特征。川东北地区页岩厚度介于30~40 m,TOC含量普遍介于1.0%~2.0%;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页岩储集空间包括有机孔、无机孔与宏微观裂缝,页岩中黏土矿物粒缘孔和晶间孔最为发育,有机孔次之,微裂缝发育程度与连通性较好;介壳灰岩夹层以粒间孔、粒内孔、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3)揭示了大安寨段页岩层系的源储耦合机理。宏观上,TOC含量和孔隙度均随灰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页岩的源储耦合条件优于夹层,以黏土质页岩为最优;微观上,页岩内部存在有机质与有机孔的源储一体耦合、原始有机质与无机孔和微裂缝之间为纳米至微米级距离的迁移耦合,页岩与夹层间为毫米至厘米级距离的迁移耦合,夹层内部则有赖于相邻页岩中有机质与夹层中无机孔和微裂缝的厘米至米级距离的运移耦合。(4)分别针对页岩层和夹层源储耦合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源储耦合评价参数,对研究区2口典型钻井开展评价�
胡宗全王濡岳刘忠宝刘光祥刘光祥杨振恒杨振恒
关键词:页岩气烃源岩储层下侏罗统四川盆地
地震时深标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揭露了地震时深标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钻井,对所述目标钻井进行岩层声波阻抗值计算,得到钻井波阻抗曲线;根据所述目标钻井进行有色反演计算,得到地震相对波阻...
高晓鹏刘光祥吴疆刘玲王启超
有效烃源岩分布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效烃源岩分布的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确定目标测井曲线对应的关键参数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式,然后确定时深关系,基于时深关系和二维地震测线数据来构造目标区域的烃源岩地层框架模型,通过二...
孙炜刘光祥武重阳孙自明李英强李智
川东南—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富集条件及主控因素被引量:14
2022年
利用有机岩石学、干酪根碳同位素、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测试资料,阐述了川东南—黔西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烃源岩品质、储层发育及含气性特征,并探讨了孔隙类型和含气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川东南—黔西北地区龙潭组泥页岩总有机质丰度高(TOC值平均为3.50%)、热演化程度高(R_(O)值平均为2.23%),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体为主,惰质体次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是一套优质气源岩。页岩储层具有较好的物性(孔隙度平均为5.56%),孔隙类型以黏土矿物孔为主,其中伊/蒙混层间微孔隙较发育,主要为介孔—微孔,有机质孔基本不发育。泥页岩吸附气含量和总含气量变化较大。有机显微组分是控制龙潭组高成熟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孔隙发育的首要因素,有机质丰度是控制页岩吸附能力和含气性的重要因素。
王鹏威刘光祥刘忠宝陈筱李鹏蔡钡钡
关键词:页岩气主控因素上二叠统龙潭组
有利区优选评价方法、电子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利区优选评价方法、电子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评价方法包括:确定目的层的岩性和岩石类型,分析目的层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建立目的层高频层序格架;分析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确定有利的含气单元;按照储层分类评价的...
李宏涛刘光祥刘庆彬严谨郑荣臣史云清夏红敏王箭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