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优化配置
  • 2篇基于资源
  • 1篇一体化
  • 1篇油藏
  • 1篇油藏经营
  • 1篇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石油
  • 1篇企业
  • 1篇助推
  • 1篇内部环境
  • 1篇经济运行
  • 1篇经济运行分析
  • 1篇会计
  • 1篇会计体系
  • 1篇管理工具
  • 1篇管理会计
  • 1篇管理会计体系
  • 1篇国石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篇邢亚库
  • 1篇郭俊鹏
  • 1篇余波
  • 1篇王明丰
  • 1篇刘江鹏
  • 1篇战丽
  • 1篇范国权

传媒

  • 5篇中国总会计师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油田企业运用OKR管理工具推进提质增效的探索与实践
2025年
近年来,为落实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国有企业持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工作,为公司完成年度指标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在运行中仍面临着实施措施不够精细、全过程管控力度不足等难点。为此,在提质增效工作中探索引入OKR管理工具,并不断丰富实践,可以明确工作目标和关键成果,细化工作举措和实施路径,推动提质增效工作走深走实,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邢亚库余波
中国石油创新央地融合发展助推东北振兴的模式及路径研究
2025年
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的践行者,肩负着服务国家意志、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石油采取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做法助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在央地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面临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压力,因此需要创新央地融合发展模式、寻找有效实现路径,为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注入新动能。
李双莺邢亚库王明丰
油气田企业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开发,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储量接替难,稳产难度大,生产投入、产量、效益三者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研究,基于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以结算、预算为主线的生产经营信息系统,精细油藏经营管理,实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组织模式变革,进一步强化各级管理层提质增效理念,充分整合资源优势,提升质量效益发展水平。
邢亚库
关键词:油藏经营
基于内部环境的油气田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思考被引量:2
2018年
2007-2017年是管理会计在中国迅速生根发芽的十年,特别是2017年财政部发布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引领中国管理会计事业迈向更高的层次。油气田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生力军,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曾经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是与现代管理会计理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从各个管理要素上加以改进和提高。本文旨在对照管理会计建设的内部环境差异,提出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几点思考。
邢亚库
关键词:内部环境管理会计
油气田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5年
油气田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管理精细化、系统化,也产生了相应的管理壁垒和信息孤岛,企业生产和经营两层皮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效果。笔者结合辽河油田公司实际,探索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整合生产、经营各项信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范国权战丽邢亚库
关键词: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油气田企业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体化体系研究
2023年
油气田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主体,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各油气田企业经过多年勘探开发,受资源接替不足、新增储量劣质化、开发成本高、员工总量大、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油兴企”的思想观念,以及对油气生产个体的效率与效益的关注度仍有待加强等问题影响,企业尚未很好地从生产经营的源头出发,去建立高效的资源配置体系。同时,各油气田企业内部存在大量亏损企业,也说明聚焦价值创造、精准引导各类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工作有待加强,为此,近年来国资委和集团公司也将提质增效和亏损企业治理作为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辽河油田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的研究,提出构建“决策与支撑体系、生产经营运行管理体系、效益评价体系、精准激励与约束的绩效考核体系”四个体系的基本思路,以期在全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油气田企业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确保油气田企业管理施策“有的放矢”,不断压缩低效无效资产、减少无用消耗、精简管理链条,有效整合和配置公司资源,为油气田企业可持续效益发展提供支持。
郭俊鹏邢亚库刘江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