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压迫器
  • 2篇医护
  • 2篇驱动器
  • 2篇显示器
  • 2篇螺纹
  • 2篇螺纹孔
  • 2篇护理
  • 2篇ICU
  • 1篇低年资
  • 1篇低年资护士
  • 1篇底板
  • 1篇血滤
  • 1篇血滤器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循环管理
  • 1篇压力性
  • 1篇氧合
  • 1篇有压

机构

  • 11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徐燕平
  • 7篇朱明丽
  • 5篇杨湘英
  • 5篇夏柳勤
  • 3篇胡玲琳
  • 3篇蔡丰林
  • 3篇戴伟英
  • 3篇叶卫国
  • 1篇章敏飞
  • 1篇金建芬
  • 1篇王婷
  • 1篇汪丽虹
  • 1篇黄培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ICU病房120例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调查,于患者肠内营养前及肠内营养后前3天测量患者的腹内压,并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喂养不耐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泻、胃残余量、便秘、呕吐/反流、胃肠道出血)的发生情况。采用偏相关分析腹内压与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确定腹内压预测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临界值。结果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73.33%,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54.16%)和腹泻(48.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腹内压与肠内营养后前3天腹内压水平与喂养不耐受呈正相关(r分别=0.37、0.46,P均<0.05)。基线与肠内营养后前3天的腹内压预测患者喂养不耐受的ROC曲线下的AUC依次为0.81(95%CI:0.73~0.89)和0.86(95%CI:0.79~0.93),其预测喂养不耐受发生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12 mm Hg和11.10 mm Hg。结论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的腹内压与喂养不耐受呈正相关,当腹内压基线≥9.12 mm Hg及肠内营养后前3天腹内压≥11.10 mm Hg时,应警惕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徐燕平叶卫国马建平朱明丽
关键词:机械通气肠内营养腹内压喂养不耐受
一种定量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喷雾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腔体、连接管、弹性囊体、打气装置和喷出开关;所述腔体腔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分隔腔体形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体积大于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为位于上腔室下方...
朱明丽杨湘英金建芬夏柳勤任小萍徐燕平
文献传递
基于微课联合情景演示的AIDET沟通模式培训在ICU 低年资护士的效果评价
2023年
验证基于微课的AIDET沟通模式培训在ICU 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入杭州市某三甲医院ICU的32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课联合情景演示培训AIDET沟通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患沟通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的沟通能力、培训满意度以及危重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沟通能力及培训满意度、危重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于微课联合情景演示的AIDET沟通模式培训有利于提升ICU 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
滕建琳戴伟英杨湘英胡玲琳徐燕平
关键词:ICU护士沟通能力
一种卧床病人洗脚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洗脚盆,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外侧设有用于足部伸入的探入筒,探入筒中部通道连接桶体内腔,所述探入筒内壁还设有防止桶体内腔水流出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和隔水膜,隔水膜密封连接探入筒内壁和...
朱明丽杨湘英叶卫国王婷徐燕平戴伟英
文献传递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的上机配合护理效果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利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术(ECMO)患者的上机配合护理效果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2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35例接受ECM0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对象,2013年2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2月都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指标。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成员到位时间、物品准备时间、开始抢救时间以及置管完成直至成功转机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程序在EC-M0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指导护士在ECMO上机过程中规范化、程序化,有效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协助团队提高抢救成功概率,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叶卫国朱明丽徐燕平蔡丰林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护理效果
一种预防俯卧位压力性损伤肩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防俯卧位压力性损伤肩枕,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仍旧会有压力性损伤产生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枕块,枕块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枕块上设置有枕块水囊,枕块水囊设置有两个,枕块水囊设置于枕块...
夏柳勤徐燕平戴伟英方玲艳吴佩佩
文献传递
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控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控温装置,控制置换液、透析液或血滤器的温度,进行恒温处理或控制在低温状态,并降低低体温或高体温带来的并发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套体、控温层和控制装置,所述套体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控温层设...
晏俊华夏柳勤楼奇峰徐燕平章敏飞朱明丽胡玲琳
PDCA循环管理法对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价值。方法:2013年选择在医院ICU进行诊治的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选择在ICU进行诊治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验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物品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能减少医院ICU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ICU的物品完好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徐燕平
关键词:PDCA循环ICU护理质量护理缺陷满意度
一种桡动脉压迫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包括固定板、绑带、调节螺杆、压板和定时压迫系统,底座设有滑槽和滑块,滑块可于滑槽内上下活动,滑块中部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杆于螺纹孔内上下调节;滑槽内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槽和锁定块...
杨湘英朱明丽 马建平蔡丰林夏柳勤徐燕平
文献传递
桡动脉压迫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桡动脉压迫器,包括固定板、绑带、调节螺杆、压板和定时压迫系统,底座设有滑槽和滑块,滑块可于滑槽内上下活动,滑块中部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杆于螺纹孔内上下调节;滑槽内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槽和锁定块,锁...
杨湘英马建平胡玲琳夏柳勤徐燕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