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学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黄河
  • 3篇黄河下游
  • 2篇泥沙
  • 2篇河道
  • 2篇河道萎缩
  • 1篇行洪
  • 1篇行洪能力
  • 1篇沙量
  • 1篇水库拦沙
  • 1篇水沙
  • 1篇水沙变异
  • 1篇泥沙灾害
  • 1篇流域
  • 1篇拦沙
  • 1篇江河
  • 1篇含沙
  • 1篇含沙量
  • 1篇河床
  • 1篇河床演变
  • 1篇河道行洪

机构

  • 4篇黄河水利科学...
  • 3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4篇李文学
  • 3篇姚文艺
  • 2篇李勇
  • 1篇张晓华
  • 1篇尚红霞
  • 1篇杨小庆
  • 1篇秦华鹏
  • 1篇苏运启
  • 1篇詹义正
  • 1篇常温花
  • 1篇张欧阳
  • 1篇张红武
  • 1篇刘学
  • 1篇张万顺
  • 1篇曹叔尤
  • 1篇李小平
  • 1篇赵明登
  • 1篇金德生
  • 1篇刘建军
  • 1篇刘月兰

传媒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水利
  • 1篇中国科学(E...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探讨被引量:13
2005年
本文基于水力学原理,结合实体模型试验及原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概念、致灾效应和致灾机理。分析表明,河道萎缩是造床过程中河道排洪输沙功能衰退的一种演变现象,其致灾效应是使洪水涨率增大,同流量下洪水水位不断抬升。致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畸型河势增加、工程险情增多、直接造成工程损失及滩区经济损失等。试验研究揭示,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幅增大,河底平均高程抬升和过水断面面积减小造成洪水水位起涨的基准面抬升是河道萎缩致灾的主要原因。河道萎缩致灾效应的大小与萎缩模式有关,其中以"集中淤槽"模式所形成的致灾效应尤为明显。
姚文艺李文学侯志军常温花
关键词:河道萎缩河床演变水沙变异黄河下游
江河泥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研究
2004年
金德生曹叔尤卢金发许炯心靳长兴喻国良陈浩张士峰张欧阳倪晋仁莫多闻王兴奎张胜利李天宏韩鹏李英奎秦华鹏张泽浦朱忠礼殷兴军王兆印匡尚富胡春宏万兆惠杨小庆黄永健黄金池曹志先张世奇齐璞王延贵段志科李义天陈立赵明登
关键词:泥沙灾害黄河长江流域江河
黄河下游河道行洪能力对河道萎缩的响应关系被引量:16
2004年
在阐明黄河下游河道淤积萎缩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野外观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河道淤积萎缩对行洪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河道行洪能力与河道萎缩具有非线性的响应关系;主河槽床面淤积,造成平滩流量减小,洪水起涨水位抬升;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率增大,河道排洪能力降低.
李文学李勇姚文艺苏运启张晓华
关键词:黄河下游行洪能力河道萎缩泥沙
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洪水冲刷效率调整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分析了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低含沙量洪水的冲刷效率,结果显示: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洪水的全沙冲刷效率在平均流量小于4 000 m3/s时随着洪水平均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量达到4 000 m3/s以后,冲刷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大不再显著增加,基本保持在20 kg/m3。通过研究分组泥沙的冲刷效率,发现全沙冲刷效率在流量大于4 000 m3/s后细颗粒泥沙冲刷效率降低的幅度大于粗颗粒泥沙冲刷效率增加的幅度,河床细颗粒泥沙的补给能力对全沙冲刷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建议在小浪底水库拦沙期,调控下泄流量使进入下游河道的洪水平均流量在4 000 m3/s左右,使黄河下游洪水的冲刷效率最大,从而实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大的冲刷效益,增大下游河道的排洪能力。
李小平李文学李勇尚红霞
关键词:黄河下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