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兰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油气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储层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四川盆地西部
  • 1篇碎屑
  • 1篇碎屑岩
  • 1篇碎屑岩储层
  • 1篇盆地
  • 1篇盆地西部
  • 1篇浅滩
  • 1篇筇竹
  • 1篇下寒武统
  • 1篇龙马溪组
  • 1篇孔隙
  • 1篇孔隙演化
  • 1篇火山
  • 1篇火山碎屑
  • 1篇火山碎屑岩
  • 1篇寒武统

机构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西南油气分公...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3篇朱兰
  • 2篇田景春
  • 2篇孟宪武
  • 1篇张翔
  • 1篇李蓉
  • 1篇王海军
  • 1篇余洋

传媒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川西二叠系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有利区被引量:1
2022年
火山岩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有效储集体,中石化在川西地区部署的YS1井钻遇厚层火山岩,气显示强烈,为盆地内火山岩勘探新区域。基于对已有钻井资料分析,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从岩性组合方式、储集空间类型、地化特征和储层孔隙演化等方面开展川西地区火山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研究区火山岩的形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具有一定关联,岩石类型复杂,储层储集性能非均质性强,具高孔低渗特征,为一套裂缝-孔隙型储层。火山角砾岩为主要储集岩类,储集空间以残余气孔、基质微孔、次生溶孔为主,见少量构造裂缝和冷凝收缩缝。同生成岩阶段,挥发逸散、脱玻化作用和冷凝收缩作用促使气孔、玻屑孔和收缩孔缝发育,但热液充填作用使孔隙度大幅度降低;表生成岩阶段,构造破裂和风化淋滤作用小幅改善储层储集性能;埋藏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充填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最终储层残余面孔率4%左右。YS1井区、广汉、知新场和龙宝梁地区为储层发育有利区。
李蓉汤晶李素华朱兰余洋
关键词:四川盆地西部二叠系孔隙演化
川西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特征被引量:12
2015年
综合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进一步明确川西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期发育两期局限台地鲕粒、砂屑浅滩,平面上以资阳—磨溪地区为浅滩发育的中心,向四周减薄,纵向上由中心区稳定的早、晚两期浅滩迁移演变为边缘的晚期滩。储层岩性为溶孔微晶-细晶白云岩、滩相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为主,资阳—磨溪地区为中低孔渗—高孔渗,测井表现为低伽马、低电阻、低密度、较高的声波时差,为孔隙型储层;白云石化是形成储层的基本条件,溶蚀作用对优质储层发育起决定性作用。资阳—磨溪地区储层厚度为30~50 m,孔隙度为4%~6%,发育最好;向南西、南方向储层厚度变为10~30 m,孔隙度为3%~4%,因此,资阳-磨溪地区是龙王庙组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区。
孟宪武朱兰王海军田景春
关键词:浅滩储层厚度
川西南井研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特征被引量:26
2014年
综合川西南井研地区JS1井钻井、测井等资料,对比邻区筇竹寺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岩性特征、厚度、有机质类型及含量、成熟度、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矿物组成、压力、含气性等,分析认为JS1井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有机碳大于2%、厚度大于100m、Ro在3%左右、石英含量大于40%、含气量平均1.8m3/t、裂缝发育,其余各项指标也较好,仅埋深较大。因此,川西南地区筇竹寺组及龙马溪组是下组合有利的页岩气勘探目标层系,与北美页岩气相比,也是适合开发的页岩层。
孟宪武田景春张翔朱兰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