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金牛电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所述电解质锂盐为四草酸二硼酸二锂,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2778116320000011.GIF" he="194" imgContent="drawing...
- 王坤赵庆云孙新华袁莉孙培亮陈运甫张梦
- 文献传递
-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市场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通过对未来5 a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数码电池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预测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6%以上,到2025年对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需求量和六氟磷酸锂需求量将分别达到93.0万t和10.3万t。分析目前六氟磷酸锂产能情况和后期各生产企业扩产计划,预测六氟磷酸锂产能在2022年以前满足市场需求;若2025年以前各生产企业扩产到位,供需将会达到平衡,并且六氟磷酸锂价格趋于平稳,在原材料价格波动不大的情况下预计其价格在8.5万元/t左右。
- 孙新华侯雷侯雷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六氟磷酸锂
- 锂离子电池用高电压电解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新一代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和与之匹配的高电压电解液的研究开发也日益受到重视。从优化电解液的组成和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溶剂、添加剂等方面对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赵卫民孙新华秘军林陈世娟谢红明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含量的测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含量的方法。将一定量的电解液稀释到100ml水中,加入酸性试剂,并使其在加热条件下使PF<Sub>6</Sub><Sup>-</Sup>受热水解为PO<Sub>4</Sub...
- 孙新华张艳华张丽红秘军林张冬青
- 文献传递
- 锂离子动力电池用二氟磷酸锂的制备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使用碳酸锂与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接触反应以制备二氟磷酸锂,对比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电解液浓度对实验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对所制备目标产物进行定性研究,使用离子色谱对所制备二氟磷酸锂电解液进行了阴离子检测,并进一步考察了二氟磷酸锂电解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45℃下所制备电解液中杂质阴离子最少;选取质量分数为15%的六氟磷酸锂/碳酸二甲酯(LiPF6/DMC)电解液可兼顾较好的反应速率及整体时间效益;二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锂/碳酸二甲酯(LiPO_2F_2/LiPF6/DMC)电解液在保存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隔绝水分,以保证电解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稳定性。
- 孙培亮孙新华孙新华陈世娟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六氟磷酸锂
- 一种用于非水电化学装置的电解质及使用其的非水电解液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溶解性、热稳定性和耐水解特性的电解质以及使用其的电解液,其具有通式A<Sup>m+</Sup>B<Sub>m</Sub><Sup>-</Sup>,其中A为金属离子、鎓离子或质子;阴离子B<Sub>m...
- 孙新华刘大凡赵庆云桑俊利王坤孙培亮张丽红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解液自动输送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液自动输送系统,包括沿着进料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氮气缓冲罐、吨罐、音叉物位控制器及电解液缓冲罐;所述管道上设置多个阀门;所述阀门与隔爆配电柜电连接;所述阀门包括补压阀门、出料阀门、气动三通阀门及进料阀门...
- 王卫华孙新华郭成皓赵庆云侯雷
- 文献传递
-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硅基添加剂热稳定性好,黏度低,低毒、易环境分解、无污染,具有成膜、除水降酸去杂质、阻燃等多重功能,近年来成为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热点。硅基添加剂主要分为Si—O类硅基添加剂和Si—N类硅基添加剂,本文重点介绍了硅基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作用及机理,对硅基添加剂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刘雨辰孙新华
- 关键词:电解液添加剂锂离子电池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电压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电压电解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采用氟代醚和氟代碳酸酯以及砜类溶剂共同替代常规碳酸酯类溶剂,解决单一使用砜类溶剂与石墨负极相容性较差,普通醚类溶剂介电常数低等问题,...
- 孙新华秘军林张丽红陈世娟赵卫民张冬青王芳谢红明
- 文献传递
- 含氟混合酸制取氟硼酸钾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介绍了利用含氟混合酸制备氟硼酸钾的生产工艺。氟资源作为国家的一种战略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含氟混合酸的有效成分氟化氢十分必要。通过对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氯化钾浓度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通过实验,得到混合酸和硼酸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 h、混合酸过量2%(以质量计,下同);得到氟硼酸和氯化钾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 h、氯化钾为饱和溶液,并做了实验验证。该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生产易于控制、操作相对便利,制得的氟硼酸钾产品达到国家标准GB/T 22667—2008要求,副产的盐酸质量分数提高至25%以上。
- 张欣露孙新华
- 关键词: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