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艳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慢性
  • 2篇个体化
  • 2篇阿德福韦
  • 2篇阿德福韦酯
  • 2篇丙肝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1篇代偿
  • 1篇低磷
  • 1篇低磷血症
  • 1篇点突变
  • 1篇电轴右偏
  • 1篇心尖
  • 1篇心尖区
  • 1篇心痛
  • 1篇心痛定

机构

  • 9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济南市传染病...

作者

  • 11篇薛艳
  • 6篇王磊
  • 5篇李涛
  • 5篇杨保华
  • 4篇曲云东
  • 4篇刘峰
  • 3篇张立新
  • 3篇王岩
  • 3篇叶茜
  • 1篇冉亚萍
  • 1篇徐皖苏
  • 1篇赵敬杰
  • 1篇刘晓雯
  • 1篇王子瑜
  • 1篇钱钰
  • 1篇姬粉芝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肝博士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治疗肾移植合并丙肝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治疗肾移植合并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肝病科收治的肾移植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入组患者给予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及利巴韦林治疗,疗程12周或24周,收集患者基线、治疗2周、4周、8周、治疗结束、停药12周、24周的系列血清,检测肝肾功能指标、血红蛋白、HCV RNA、抗排异药物浓度;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抗排异药物调整情况。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均为初治,年龄46.84±7.79岁,男10例,女3例,非肝硬化10例,肝硬化3例(1例为失代偿期);基因1b型者6例,6a型者3例,3a型者2例,2a型者2例。12例基线肾小球滤过率的估计值(eGFR)>30ml/min·1.73m^2,1例基线eGFR<30ml/min·1.73m^2,疗程12周者9例,24周者4例。治疗后第4周HCVRNA转阴率为92.3%(12/13),治疗结束时HCVRNA均未检测到。停药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100%(13/13)。治疗期间患者的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用抗病毒药物。结论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方案治疗13例肾移植合并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薛艳张立新王磊杨保华李涛曲云东
关键词:丙型肝炎肾移植疗效
慢性肺栓塞1例报告
2005年
薛艳刘晓雯
关键词:慢性肺栓塞颈静脉怒张湿性罗音电轴右偏肋间隙心尖区
山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存耐药变异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存耐药变异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我院就诊并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连续入组.血清抽提病毒DNA后PCR扩增HBV rt区全长,扩增产物电泳鉴定后直接测序.
王岩刘峰杨保华曲云东叶茜李涛薛艳张立新王磊
阿德福韦酯相关肾性低磷血症及低磷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中所致低磷血症及低磷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早期诊断和个体化处理措施.方法连续收集应用ADV治疗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并发生肾性低磷血症及低磷骨软化症患者28例(2...
叶茜王磊曲云东刘峰钱钰王子瑜杨保华李涛薛艳王岩
国产荧光定量PCR与COBAS Amplicor检测HBV-DNA的结果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国产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试剂与罗氏COBAS Amplico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结果。方法据COBAS Amplicor的FQ-PCR试剂(A)的检测结果,抽取151份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血清标本,采用两种国产实时FQ-PCR试剂B、C对血清标本进行HBV-DNA平行检测,以分析国产试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与试剂A的相关性。结果试剂A、B、C测得的HBV-DNA结果分别为(5.87±1.64)、(5.11±1.34)、(4.93±1.35)log10copies/mL,试剂B、C与试剂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937。3种试剂检测结果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剂B、C与试剂A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HBV载量标本,试剂B、C与试剂A相关性较低。以试剂A为准,总体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试剂B90.4%、56.3%,试剂C77.0%、100%。结论试剂B、C与试剂A在检测HBV-DNA方面有较好一致性,但在低HBV载量时可靠性较低。试剂B灵敏度高,试剂C特异度高。
薛艳王磊徐皖苏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灵敏性特异性
Brugada综合征1例
2005年
薛艳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T波倒置复律除颤器QRS型RSR
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上清液中气道上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上清液中气道上皮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经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9例为毛细支气管炎组,按照诊断标准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29),并收集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74例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与痰液,检测各组ICAM-1表达。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确诊当天为急性期,经7~14 d治疗后患者无发热、呼吸平稳、咳嗽缓解、肺部无啰音,即毛细支气管炎缓解期。结果轻、中、重度组血清和诱导痰液中ICAM-1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和诱导痰液ICAM-1含量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且重度组血清和诱导痰液ICAM-1含量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经治疗后,缓解期轻、中、重度组血清和诱导痰液中ICAM-1含量均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老年患者诱导痰液与血清中ICAM-1含量呈正性相关(P<0.05),缓解期患者诱导痰液与血清中ICAM-1含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ICAM-1参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血清与诱导痰液中ICAM-1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
冉亚萍薛艳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诱导痰细胞间黏附分子-1
长期服药不当致失代偿肝硬化1例报告
2012年
患者男,36岁,因纳差、腹胀半个月,发热2 d入院。患者既往反复发热、出现肺部感染,自服复方新诺明达20余a。否认长期饮酒及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否认传染病史、家族遗传病史。1年前于我院明确诊断为肺隔离症。查体:T 35.8℃,P 76次/min,R 19次/min,BP 89/54 mmHg.。
薛艳
关键词:失代偿肝硬化长期服药家族遗传病史反复发热复方新诺明长期饮酒
rtA181位点突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再治疗效果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rtA181位点突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用药史、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效果。方法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中病毒学突破并检出rtA181突变的54例CHB及相关肝硬化患者,检测其血清HBV DNA、HBsAg定量及ALT水平,焦磷酸基因测序法定量检测HBV的P基因区10个NUCs相关耐药突变位点。回顾性分析不同用药史患者的病毒变异模式,比较病毒学突破时与基线期、rtA181单个与多个位点突变时的HBV DNA载量,分析发生病毒学突破时,含rtA181T与含rtA181V位点突变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不同个体化干预措施的疗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54例rtA181突变的患者中,35例(64.8%)为包含rtA181T的突变。既往用药主要为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应用多种NUCs者,多位点突变占57.6%(19/33);单一NUCs者,多位点突变占28.6%(6/21),Х^2=4.342,P〈0.05。发生病毒学突破时,患者血清HBVDNA载量较初次NUCs抗病毒治疗时低[(5.66±1.01)log10拷贝/ml比(6.75±0.81)log10拷贝/ml,t=-4.210,P〈0.01],含rtA181T位点突变患者较含rtA181V位点突变患者HBsAg水平高[(3.80±0.45)log10IU/ml比(3.46±0.60)log10IU/ml,t=2.109,P〈0.051。对患者分别给予加用或换用恩替卡韦和加用替比夫定治疗,随访满24周时,HBV DNA≥6log10拷贝/ml的患者中,8例加用或换用恩替卡韦,4例加用替比夫定,其发生病毒学应答者分别为8例和3例,HBV DNA阴转者分别为3例和1例;HBV DNA〈6log10拷贝/ml中,14例加用或换用恩替卡韦,7例加用替比夫定,其发生病毒学应答者分别为14例和5例,HBV DNA阴转者分别为12例和4例。结论用药史与rtA181突变模式有一
姬粉芝王磊杨保华赵敬杰刘峰薛艳李涛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突变焦磷酸测序
HBVrt A181T/V突变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史、血清学特点及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HBV逆转录酶区181位点T/V突变(HBV rtA181T/V)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史、血清学特点、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效果。方法连续入组71例已经出现病毒学突破的核苷(酸)类似物(NAs)耐药乙肝患者。均采用直接测序法行HBV测序,且证实存在HBV rtA181T/V,其中HBV rtA181T突变41例、HBV rtA181V突变30例。回顾71例患者的NAs用药史。检测并比较rtA181T、rtA181V患者出现病毒学突破时的血清ALT、HBsAg、HBV-DNA水平。所有患者采用恩替卡韦为主的挽救方案治疗,比较rtA181T、rtA181V患者治疗24、52周时的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 71例患者中既往应用单一NAs者为25例(以阿德福韦酯为主),序贯或联合应用多种NAs者46例。HBV rtA181T、rtA181V患者病毒学突破时中位血清ALT水平分别为55(15,474)、49(16,183)U/L,P>0.05;血清HBV-DNA的log10分别为5.71±1.02、6.04±0.97,P>0.05;血清HBsAg的log10分别为3.36±0.50、3.64±0.60,P<0.05。用以恩替卡韦为主的挽救方案治疗24周,病毒学完全应答55例(77.5%),病毒学不完全应答16例(22.5%),其中HBV rtA181T、rtA181V患者分别有33(80.5%)、22例(73.3%)达到病毒学完全应答,HBV rtA181T、rtA181V患者病毒学完全应答率相比P>0.05;治疗52周时病毒学完全应答62例(87.3%),病毒学不完全应答9例(12.7%),其中HBV rtA181T、rtA181V患者分别有37(90.2%)、25例(83.3%)达到病毒学完全应答,HBV rtA181T、rtA181V患者病毒学完全应答率相比P>0.05。结论 HBV rtA181T/V突变患者多为序贯或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等多种NAs。HBV rtA181V患者发生病毒学突破时血清HBsAg水平高于HBV rtA181T患者。HBV rtA181T/V突变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效果满意,但HBV rtA181T、rtA181V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薛艳王磊张立新刘峰曲云东杨保华李涛王岩叶茜高林
关键词:逆转录酶区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病毒学应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