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琳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营养支持
  • 2篇清蛋白
  • 2篇外营养
  • 2篇肠外
  • 2篇肠外营养
  • 2篇肠外营养支持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血清蛋白
  • 1篇血清视黄醇结...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色谱
  • 1篇视黄醇结合
  • 1篇视黄醇结合蛋...
  • 1篇术后
  • 1篇铁蛋白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作者

  • 3篇刘慧琳
  • 1篇黄猛
  • 1篇伦立民
  • 1篇张丹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六种血清蛋白在胃癌术后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以及免疫球蛋白IgM、IgG在胃癌术后患者不同营养支持中的变化情况,比较胃癌术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和肠外联合肠内营养(E...
刘慧琳
关键词:胃癌全肠外营养支持血清蛋白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尿微量清蛋白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血液中存在一种能与视黄醇结合,并将其运输到机体各个部位的运输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其合成场所在肝脏,并且广泛分布在人体的体液当中.血清RBP的水平能够敏感地反映肾近曲小管的功能改变及程度,还可以对肝功能的早期损害进行检测和治疗.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血液中半衰期短,在急性时相反应过程中变化速度较快,因而机体的营养状况的改变就可以通过RBP的检测来进行监测.
刘慧琳伦立民
关键词: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尿微量清蛋白肠外营养支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晨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灵敏、可靠且可以同时检测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晨尿标本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采用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方法,对液相色谱条件及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该方法的检测限、定量下限、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和基质效应及稳定性进行性能验证。检测100例体检健康者晨尿及其中20例体检健康者24 h尿液,根据肌酐检测值对稀释差异进行归一化,考察晨尿与24 h尿液收集这两种不同采样方法之间检测儿茶酚及其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并建立了晨尿检测6种分析物的参考区间。结果6种分析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均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均<10%,室温放置24 h、4℃放置24 h、4℃放置48 h及—80℃放置7 d稳定性均较好,变化≤6.2%。晨尿与24 h尿液标本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93~0.97,P<0.0001),6种分析物的参考区间去甲肾上腺素为2.6~140.4μg/g Cr,肾上腺素为0.3~37.2μg/g Cr,多巴胺为43.4~561.8μg/g Cr,3-甲氧酪胺为18.0~165.7μg/g Cr,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为15.1~241.5μg/g Cr,甲氧基肾上腺素为6.8~192.0μg/g Cr。结论建立了一种方便快速、灵敏、特异的UPLC-MS/MS,一次进样可同时检测晨尿中6种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可为儿茶酚胺的常规检测及临床应用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新手段。
闫亚娟黄猛张丹刘慧琳伦立民
关键词:儿茶酚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