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偏瘫
  • 3篇疗效
  • 3篇康复
  • 2篇医用
  • 2篇生物反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脑卒中偏瘫
  • 2篇肌电
  • 2篇肌电生物反馈
  • 2篇挂篮
  • 2篇病历
  • 2篇病历夹
  • 1篇动功
  • 1篇血性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介入
  • 1篇粘连性
  • 1篇粘连性肩关节...

机构

  • 12篇三峡大学人民...
  • 2篇三峡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李伟
  • 5篇黄肖群
  • 4篇肖文武
  • 3篇付红
  • 3篇刘靖
  • 3篇王卓远
  • 3篇刘淼
  • 3篇王晓静
  • 3篇付淑芳
  • 2篇杨少青
  • 2篇沈黎黎
  • 2篇秦贺玉
  • 2篇王秀兰
  • 2篇许军
  • 2篇朱丹
  • 2篇王智勇
  • 2篇王卫星
  • 1篇贺道远
  • 1篇王青丽
  • 1篇张蓉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用治疗操作台
1、本外观设计的名称为:医用治疗操作台。;2、本外观设计的用途为:儿科患者进行输液、体检、头皮、颈静脉、股静脉穿刺和腰椎穿刺等操作。;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为立体图。;5、组件...
付红刘靖王卓远付淑芳李伟王晓静王青丽李凌张蓉殷蕾杜红艳汪明美邰婧姚茜李婧冯园园
PDCA循环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同时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法改善体位护理质量。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对抗痉挛体位摆放的认知度,观察2组干预后体位摆放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家属抗痉挛体位摆放认知度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家属认知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家属对抗痉挛体位摆放的认知度,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放,对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崔显超肖文武刘淼李伟
关键词:PDCA循环脑卒中康复护理
医用病历夹挂篮
1.本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为:医用病历夹挂篮。;2.本产品是用于收纳病例。;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指定的图片为立体图。
付红李伟刘靖王卓远付淑芳王晓静朱丹杨少青王智勇王卫星喻婷婷沈黎黎王秀兰许军秦贺玉官敏智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合并中枢性面瘫患者80例,均为首次发病,病情稳定且病程为2周至3个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每次20 min,每周6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分别进行 Portmann简易评分法进行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均按修订的面神经功能分级(MHBN)及简易 Portmann 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组面神经功能痊愈率(HBⅠ)为70%,显效率(HBⅡ)为20%,有效率(HBⅢ)为5%,总有效率(HBⅠ~Ⅲ)为95%;对照组 HBⅠ为35%,HBⅡ为35%,HBⅢ为5%,HBⅠ~Ⅲ为7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 Portmann 简易评分数据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组的 MHBN 评定和Portmann 简易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促进面神功能恢复,改善其面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肖群肖文武刘淼李伟
关键词:卒中面神经麻痹肌电生物反馈
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
2018年
分析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对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进行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82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步态情况、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和日常活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早期佩戴踝足矫形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有助于日常生活能力好转,值得应用。
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观察高少君李伟
关键词:踝足矫形器脑卒中偏瘫步态康复效果
早期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针刺早期康复介入对缺血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87例缺血性卒中早期伴吞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康复护理及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
王博黄肖群李伟刘淼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针刺早期康复介入吞咽障碍
文献传递
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2019年
探讨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对比两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所测得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新Bobath技术结合镜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显著,值得应用。
高少君李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
体医结合对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康复健肺八段操对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体医结合对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集中隔离救治点接受医学观察的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135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开展疾病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健肺八段操练习,每天2次,每次20min,治疗2周。治疗前后通过呼吸道不适症状(咳嗽/干咳、咳痰、虚乏、鼻塞/鼻涕)评估疾病状况,采用呼吸困难分级量表评定患者呼吸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各呼吸道不适症状所占比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呼吸困难分级整体情况较治疗前好转(P<0.05)。结论:体医结合治疗模式可有效改善轻型/普通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的呼吸功能。
肖文武李子锋李伟李伟李明高少军邓心伟杨佳周勇覃东韦春霞韦春霞
医用病历夹挂篮
一种医用病历夹挂篮,它包括放置篮,放置篮为矩形框体结构,放置篮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夹子,夹子的夹紧部为长条状,放置篮包括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医护人员在转运病人时,病人病历等资料不能很好的放置的问题。
付红李伟刘靖王卓远付淑芳王晓静朱丹杨少青王智勇王卫星喻婷婷沈黎黎王秀兰许军秦贺玉官敏智
文献传递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4
2022年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估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BBS、FAC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膝关节控制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
崔显超贺道远肖文武李伟黄肖群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脑卒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