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晖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对危重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 目的:定量评估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SAMS)创伤中心运行3年以来危重创伤患者的创伤救治质量.方法:从SAMS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创伤患者...
- 孙明伟李世军江华王志晖冯金周杨浩蔡斌曾俊
- 关键词:病死率
-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干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 2009年
- 目的临床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本文对72例四肢骨干骨折术后经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设立对照组,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镇痛效果。结果鹿瓜多肽注射液使四肢的骨干骨折的愈合时间缩短,降低术后一周的疼痛强度。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够促进四肢骨干骨折的愈合,减轻术后疼痛.
- 王志晖冯静
- 关键词:鹿瓜多肽注射液骨折愈合镇痛
- 加速康复模式下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180天术后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快康复模式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80 d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208例,并进行了180 d以上的随访,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与常规对照组,其中加速康复外科组102例,男性39(38.2%)例,年龄(74±4)岁;常规对照组106例,男性44(41.5%)例,年龄(73±5)岁。按照Singh指数评分分层方式分别比较了加速康复外科组与常规对照组在不同Singh分级下的围手术期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以及术后180 d内的Harris评分。结果20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1±54)d,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中失血量(t=7.300,P=0.001)、手术时间(t=21.600,P<0.001)、切口长度(W=15.467,P<0.001)均小于常规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常规对照组更短(W=9996.500,P<0.001),术后患者部分负重时间更早(t=75.454,P<0.001),且患者180 d预后的功能Harris评分显示,快康复组在不同Singh分级下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不同Singh评分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围绕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为核心的快康复模式具有更好的围手术期管理以及预后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 谭科杨浩杨林聂海王志晖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骨质疏松症髋骨折
- PFLCP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在不同时期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比分析PFLCP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的不同时期的疗效差别,探讨各自的最优适应证患者。方法本研究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PFLCP与PFNA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共计214例,PFLCP组104例,PFNA组110例,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随访情况及Harris评分。结果PFNA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部分负重活动时间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arris评分PFNA组在第4、12、24周优于PF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48周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和骨折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PFLCP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疗效,PFNA手术创伤小,术后骨折即刻稳定度高,康复快;但是对于存在股骨髓腔畸形、大粗隆部严重骨折、粗隆部冠状位骨折以及合并股骨外侧壁严重骨折,部分多发骨干骨折,高血管栓塞风险的患者,是否适合使用髓内固定治疗,我们认为仍需总结更多经验改进技术并获取更多数据支持,目前可以采用PFLCP进行治疗。
- 杨林杨浩谭科王志晖
- 关键词:老年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HARRIS评分
- 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定量评估一体化创伤救治体系对危重创伤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笔者单位创伤中心创伤数据库中提取并统计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创伤患者以下数据:性别、年龄;入院后基本情况,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腋温、心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II)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首日尿量;入院后首次生理生化检测指标值,包括pH值、剩余碱、PaCO,、PaO2、标准碳酸氢根离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Hb、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尿素氮、乳酸、血糖、血钠;手术情况、ICU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感染、ARDS、MODS/MOF)发生情况、死亡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患者死亡显著相关的暴露因素,纳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校正病死率模型,计算3年间患者调整病死率的观察数/预期数(O/E)比值,并且采用泊松分布计算出O/E比值的95%置信区间(CI)。对数据行Studentt检验、Wilcox检验、r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共纳入3年间536例危重创伤患者,其中男438例(81.72%)、女98例(18.28%)。3年间患者性别、年龄、人院后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t值为0.05~104.50,W值为0.008~104.500,P值均大于0.05)。3年间患者入院后首次生理生化检查指标pH值、剩余碱、PaCO2、PaO2、Hb、血小板计数、血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80—29.10,彤值为0.110、5.450,P值均大于0.05);标准碳酸氢根离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氮、乳酸、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542.00~500000.00,形值为637.000~500000.000,P〈0.05或P〈0.01)。3年问患者的手术情况、ICU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感染、ARDS、
- 孙明伟李世军江华王志晖冯金周杨浩蔡斌曾俊
- 关键词:死亡率
-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感染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并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开放性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给予治疗,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点滴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观察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临床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毕时CD3+、CD4+、CD4+/CD8+、NK细胞等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第4、7天CD3+、CD4+、CD4+/CD8+、NK细胞等指标较术毕时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最高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P<0.05)。试验组术后第4、7天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增加,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能解除免疫抑制状态,恢复免疫功能,增强其对病原菌感染的抵抗力,促进患者创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 王志晖张世荣
-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