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敏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虚寒
  • 1篇虚寒型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阳虚
  • 1篇阳虚型
  • 1篇俞原配穴
  • 1篇稚阴稚阳
  • 1篇上腹
  • 1篇上腹痛
  • 1篇上腹痛综合征
  • 1篇神经病变
  • 1篇肾阳虚
  • 1篇肾阳虚型
  • 1篇升阳举陷
  • 1篇升阳举陷法
  • 1篇失禁
  • 1篇糖尿

机构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孙敏
  • 3篇杨丹华
  • 1篇白亚娟
  • 1篇蔡利军
  • 1篇方桂珍
  • 1篇李秋爽
  • 1篇陈超

传媒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俞原配穴吴茱萸穴位贴敷在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观察俞原配穴吴茱萸穴位贴敷在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俞原配穴法予吴茱萸穴位贴敷,对照组同法予安慰剂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上腹痛发作频率、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组别和时间对上腹痛发作频率影响的Wald x 2分别为4.699和599.774,P组别=0.030,P时间<0.001,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对中上腹痛VAS评分影响的F值分别为0.145和125.167,P组别=0.704,P时间<0.001;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原配穴吴茱萸穴位贴敷可以减少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的腹痛发作频率,降低VAS评分,提高其生活质量。
杨丹华孙敏方桂珍陈超李秋爽蔡利军
关键词:俞原配穴脾胃虚寒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价值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TCSS对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TCSS检查,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诊断DPN的标准,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采用诊断试验和ROC曲线分析的方法,评价TCSS的诊断价值,并找出合适的截断点。结果 TC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评分合适的截断点为5分;TCSS评分的重测信度系数r值为0.985,有统计学意义(P<0.01);TCSS≥5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7.88%、91.23%、8.77%、22.12%、8.88、0.24、94.63%、67.51%、0.69,与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一致性较好(κ=0.636,P<0.01)。结论 TCSS具有较高的DPN筛查价值,适合糖尿病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DPN的筛查。
孙敏白亚娟方桂珍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基于稚阴稚阳之体采用平衡火罐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效果
2024年
目的 观察基于稚阴稚阳之体采用平衡火罐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稚阴稚阳之体给予平衡火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次数,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 75.86%,χ^(2)=4.188,P=0.041)。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1、2、3天,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第1、2天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基于稚阴稚阳之体采用平衡火罐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效果显著,其退热起效更快,解热时间更短,可减少退热药口服次数,减轻临床症状。
孙敏曾敏杨丹华
关键词:外感发热风热证平衡火罐
升阳举陷法艾灸在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9
2022年
目的 评价升阳举陷法艾灸在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在盆底肌功能训练和膀胱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实施升阳举陷法艾灸,对照组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和膀胱功能训练,疗程为12周,随访至第16周结束。比较两组日均尿失禁次数、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第12周,两组日均尿失禁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01);试验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较治疗前的减少值大于对照组(Z=5.270,P<0.001),两组ICI-Q-SF评分(t=-3.297,P=0.001)、中医证候评分(t=-2.035,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6周,两组日均尿失禁次数、ICI-Q-SF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各时间点日均尿失禁次数(F_(组间)=4.282,F_(时间)=2.357,F_(交互)=5.689)、ICI-Q-SF比较评分(F_(组间)=11.918,F_(时间)=86.718,F_(交互)=36.155)、中医证候评分比较(F_(组间)=5.324,F_(时间)=190.594,F_(交互)=23.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阳举陷法艾灸可减少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日均尿失禁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降低ICI-Q-SF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老年女性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提高老年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丹华方桂珍孙敏王燕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升阳举陷艾灸肾阳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