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兵
- 作品数:25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粉煤灰含量对排水管化学结晶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通过采集多个隧道的地下水和管道结晶样本,进行了微观和化学成分分析。建立了一个模拟隧道排水管道系统的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的影响,包括实验溶液的总碱度、管道结晶质量和微观形态。研究发现,隧道结晶样本主要由高纯度碳酸钙组成,镁元素的含量影响结晶形状,高镁含量导致不规则结晶,低镁含量则形成更稳定的斜六方晶系结晶。实验中,当粉煤灰掺量增加,实验溶液的总碱度上升,结晶累积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10%掺量组的结晶累积速度最快,15%掺量组的最慢,两者累积量差距显著。实验装置中结晶物的微观形态与样本相似,主要为斜六方晶系的方解石碳酸钙晶体,粉煤灰掺量对结晶物微观形貌和表面特征无显著影响。
- 鞠作斌吕建兵
- 关键词:隧道碳酸钙
- 基于沉管管节预制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控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存在,在浇注过程和浇筑完成后会持续、大量地产生热量,如果对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对成型的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广州金光东沉管隧道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项目,运用温度控制技术,在隧道侧墙部位设置冷却管,混凝土浇筑前布控好温度测点传感器,隧道浇筑后的养护过程中实时对测点温度进行了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规范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结构侧墙测点峰值温度为52.6℃,顶板测点峰值温度为63.0℃,侧墙测点最大内外温差为9.1℃,顶板测点最大内外温差为21.8℃,侧墙与顶板测点最大温差为9.2℃。混凝土峰值温度及内外温差均被有效地控制在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 刘永成丰收欧智勇吕建兵陈银春李旭龙
- 关键词:沉管预制温度监控水化热
- 沉管隧道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浇筑温控技术研究
-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梯度导致现浇构件出现裂缝在实体工程中频繁发生,为避免结构内、外温差过大而影响结构整体安全稳定性,有必要结合温度场发展规律对温度裂缝进行深入研究。依托广州金光东大体积混凝土沉管隧道工程,运用现场...
- 谢晓冬吕建兵李梓焜吴维俊
-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沉管隧道温控技术
- 不同RAP掺量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抗变形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为了评价不同RAP(旧沥青混合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SBS改性沥青及4种不同RAP掺量温拌再生改性沥青进行基本性能及不同温度下黏度试验,从活化能角度揭示温拌再生改性机理,并且通过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对不同RAP沥青混合料抗变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改性沥青的活化能较高;温拌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RAP建议掺量为40%,再生剂A及B建议掺量分别为沥青质量5%及旧沥青质量4%.
- 黄太昌尹应梅吕建兵李俊禧
- 关键词:道路工程活化能
- 中心城区富水软弱地层地铁车站洞桩法开挖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 在富水软弱地层的中心城区中修建地铁车站对地表和周围的环境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车站地处经济发达,交通十分繁忙的地段,控制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就显得什么重要了。本文以广州地铁13号线农林下路站在建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并...
- 吕建兵卢鉴钧李现朋伍浩
- 关键词:地铁车站沉降变形洞桩法
- 排水孔结晶淤堵图像的语义分割识别技术及APP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提高隧道排水孔结晶淤堵情况的检测速度以及淤堵程度定性分析的精确程度,探究并使用了一种语义分割卷积神经网络模型DeepLab v3+resnet18,对隧道排水孔图像进行识别。将230张排水孔图像中的成分划分为“结晶”“、排水孔壁”和“其他”三个类别,并以138张图像(样本总数的60%)训练DeepLab v3+resnet18模型,之后92张(样本总数的40%)图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此语义分割网络模型的全局准确度达95%,其中结晶类的预测准确度在75%以上,达到了对排水孔结晶淤堵图像定性分析的基本要求。此外,还将此语义分割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自编至MATLAB APP中,能够让工作人员容易、方便地进行排水孔结晶淤堵病害的图像检测(预测)工作。
- 刘文建张国才吕建兵刘锋吴维俊陈贡发
- 关键词:图像检测卷积神经网络APP
- 灰岩地区隧道衬砌混凝土中减水剂对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的试验研究
- 2025年
- 在灰岩地区,岩溶隧道排水管道堵塞问题影响着隧道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隧道衬砌的结构安全。本研究以广连高速高峰隧道为依托,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勘察对隧道进行现场取样,采用XRD、SEM+EDS、ICP-MS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晶体的微观实验分析和液体的成分分析,并选取其他隧道作为对照组,设计室内模型试验进行喷射混凝土减水剂对隧道排水系统管道结晶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减水剂掺量对试验溶液总碱度、pH、钙离子浓度、管道结晶累积量、管道结晶质量、管道结晶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减水剂掺量下,样品pH的变化范围处于9.4~10.6之间,属于强碱性环境;总碱度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在试验前期,各组总碱度增长较为平稳,在试验进行的第20天左右,试验各组的总碱度开始迅速增长并达到最大值;钙离子的变化量波动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钙离子的浓度变化范围处于100~500μg/L之间,1%掺量情况下钙离子的浓度变化最为明显;当减水剂添加量为1%时,且显著高于0%、0.5%和1.5%三种添加量条件下的结晶量。施工时需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配,选择合适的减水剂掺量,不宜超掺,否则容易加剧结晶的形成。
- 黄劲黄汉中吕子羿吕建兵胡博炫邹语珺李思妤
- 关键词:隧道室内模型试验混凝土减水剂
- 凹陷式开采石灰岩矿区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23年
- 露天凹陷式开采石灰岩矿区的疏干降水过程将形成降水漏斗,并改变区域地下水流场;定量刻画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渗流对矿区涌水量预测及相关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广东某石灰岩矿区为例,采用地下水渗流数值模型模拟了矿坑开采速度分别为4、5、8 m/a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开采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位不断降低,水位下降速率与开采速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开采形成的降落漏斗将延伸至矿区所在水文地质单元边缘,形成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年内动态与降雨季节变化一致,波动幅度随与矿坑距离增加而减小、随渗透系数降低而增加,但受开采速度影响不明显。开采初期,矿坑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和开采速度增加而增大;但当矿坑开采深度达40 m时,研究区浅层第四系孔隙水和溶洞裂隙水基本疏干,涌水量基本不再随开采深度增加,以4、5、8 m/a速度开采的矿区稳定涌水量分别为7970、8240、9030 m^(3)/d。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石灰岩矿区开采方案设计及周边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 刘豪龚星李昱成田凌宁吕建兵
- 关键词:地下水渗流涌水量数值模拟
- 灰岩地区隧道排水管长期性能及化学结晶淤堵机理
- 2023年
- 南方湿热多雨条件下,灰岩隧道地区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是影响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解决排水管化学结晶处治养护技术难题,有必要探究湿热条件下灰岩隧道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机理。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理论及刚-柔接触理论,对灰岩隧道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获取了隧道工程排水管渗流作用下位移场与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特征,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的正确性;(2)根据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得出的泄水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灰岩隧道排水管最佳破晶第一养护时间节点与最晚破晶第二养护时间节点;(3)揭示了灰岩隧道排水管长期性能及化学结晶淤堵机理。
- 张国才陈胜吕建兵吴维俊陈贡发
- 关键词:排水管淤堵
- 高模量温拌改性剂对沥青基本指标和疲劳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评价高模量温拌改性剂对基质沥青基本指标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在70#基质沥青中掺入不同剂量改性剂,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试验沥青进行动态扫描试验研究。首先制备了不同掺量高模量温拌改性剂改性沥青,随后评价其基本性能,并通过布氏粘度试验分析不同沥青的拌和温度与压实温度;再采用DSR对不同掺量高模量温拌改性剂改性沥青进行线性振幅(LAS)扫描试验和时间扫描试验。通过LAS试验和粘弹性连续损伤(VECD)模型分析不同掺量(0%,2%,3%,4%)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疲劳特性;基于动态扫描试验,应用耗散能原理探究不同掺量改性剂对沥青疲劳性能,同时把不同掺量改性70#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并分析了改性剂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模量温拌改性剂掺量增加,软化点增加,针入度和延度减少,3%掺量改性沥青软化点稍优于SBS沥青;改性沥青粘度随着改性剂增加先减后增,改性后沥青的拌和、碾压温度与70#基质沥青相当,均远小于SBS改性沥青,即改性后的沥青有良好的温拌效果;高模量温拌改性剂可不同程度提高沥青的疲劳性能,合适掺量改性沥青疲劳性能可与SBS改性沥青相当,高模量温拌改性剂的建议掺量为3%;研究结果将为高模量温拌改性路面材料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尹应梅张奕康高宇灏汤良麒吕建兵
- 关键词: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