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军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铝合金
  • 2篇低碳钢
  • 2篇塑性
  • 2篇碳钢
  • 2篇合金
  • 2篇6061铝合...
  • 1篇旋压
  • 1篇液压
  • 1篇液压胀形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胀形
  • 1篇润滑
  • 1篇润滑介质
  • 1篇润滑特性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塑性变形
  • 1篇塑性成形

机构

  • 9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安徽锦晟汽车...

作者

  • 9篇缪军
  • 8篇龚红英
  • 6篇张杰
  • 4篇吕弘毅

传媒

  • 4篇锻压技术
  • 3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年份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Dynaform的L形件弯曲工艺参数优化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回弹与起皱是弯曲件成形过程中最大的质量问题.以典型的L形件弯曲成形工艺参数为研究对象,设计正交试验,并利用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弯曲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压边力变化时长占比、最小压边力、最大压边力以及凹模圆角半径对弯曲件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以成形裕度为约束条件,回弹角、起皱波纹度为参考指标,基于数值模拟与极差计算结果,得到弯曲成形最优工艺参数.模拟验证结果为回弹角控制在0.3°以内,波纹度控制在0.773%左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件形位尺寸误差.
缪军姜天亮龚红英
关键词:回弹角
薄板冲小孔中力学性能研究及生产工艺改进
2017年
在薄板冲小孔过程中,细长冲头除承受轴向冲裁力的反向作用力外,还会承受与冲孔方向垂直的侧向力,自身刚度较低的冲头会出现弯曲,甚至折断现象.基于薄板小孔冲裁变形机理的分析,推导出冲头屈服强度至少在板料抗拉强度的5倍以上或其抗压强度要在板料抗拉强度15倍以上,才能保证冲头不被挤压变形甚至断裂的力学性能关系,并总结得出增加冲头保护套和使用弹性压卸料装置两种可行的保护措施,最后提出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孔类零件生产的堆叠式钻孔方法.
缪军龚红英张杰吕弘毅廖泽寰许志敏
关键词:冲头冲裁力力学性能
基于晶体缺陷机理的6061铝合金镦粗成形工艺分析
2017年
基于晶体缺陷机理,并利用计算机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6061铝合金冷、热镦粗成形模拟对比试验。在工具运动速度及材料平均变形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将6061铝合金分别置于室温20℃与加热温度350℃状态下进行自由镦粗成形,热变形时锻件高径尺寸满足要求而冷变形时尺寸达不到规格。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了晶体缺陷机理对铝合金塑性变形的多方面影响,并肯定了热镦粗工艺比冷镦粗工艺更适用于铝合金模锻前制坯的方法,因为热成形有利于减少金属内部的晶体缺陷运动阻碍。
缪军龚红英张杰吕弘毅廖泽寰许志敏
关键词:晶体缺陷有限元模拟6061铝合金塑性变形
6082铝合金变形性能与数值模拟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变形温度350~500℃和应变速率0.01~5s^-1下6082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同一应变速率下,稳态流动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动态回复作用大于加工硬化对应力的影响;在同一变形温度下,流动应力随着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借助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构建了6082铝合金的本构方程,并统计计算了本构方程预测流动应力值和试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平均相对误差值为0.11,本构方程能够较为准确预测材料高温流动应力随变形量增加而变化的大小和趋势。最后利用Deform-3D软件进行了热压缩试验模拟,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有差异,分析了结果偏差的原因。
张杰龚红英缪军吕弘毅孙士强唐天山
关键词:6082铝合金热压缩流动性能本构方程
不同润滑介质作用下GCr15/10钢摩擦与润滑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GCr15/10钢摩擦副在无润滑以及冷精整用乳化液、Mo S2水基润滑液、磷化-皂化膜层和水基高分子混合液这几种不同润滑条件下进行摩擦试验,考察了不同润滑介质对摩擦系数及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介质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接触面上附加有4种润滑介质的摩擦系数平均值在滑动初期相差较小,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加而呈现明显变化差异。运用牛顿动力学阐明了摩擦系数变化中前后瞬时波动的原因为接触表面高低不平的分布形态,同时指出材料的摩擦与润滑特性会根据润滑介质成分及与基体结合机理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缪军龚红英张杰姜天亮廖泽寰许志敏
关键词:润滑介质润滑特性
SUS304不锈钢薄壁筒形件冷塑性成形方法探析被引量:1
2019年
主要论述有关SUS304不锈钢薄壁筒形件的基本冷塑性成形工艺及各自加工特点,包括拉深成形工艺、旋压成形工艺、液压胀形工艺.结合筒壁缩颈处3种典型几何型面的薄壁筒形件探析多种冷塑性成形方法,对应喇叭形锥面、碗形倒扣弧面和弓形双型面的塑性加工方法为拉深+局部旋压成形、拉深成形、拉深+液压胀形.指出复合成形工艺具有明显的优点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加工传统模具难以成形的复杂形状,而且能有效减少成形次数和提高工件的强度与刚度.实际生产中,通常以产品质量与经济成本为导向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最优成形工艺方案.
缪军姜天亮李孟祥张杰艾永平
关键词:薄壁筒形件拉深旋压液压胀形复合成形工艺
铝合金汽车支架热锻缺陷分析及模具优化被引量:3
2018年
为消除铝合金汽车发动机支架在热锻过程中所产生的折叠、充不满、起皮、表层剥离等各种缺陷,基于Deform-3D对6061铝合金汽车支架热锻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发现缺陷产生的原因为预锻成形过程中金属流线紊乱、金属流动速度不均以及拐角处有多股金属汇流.针对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3种模具优化方案并分别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3种方案的锻造缺陷、金属充型效果和锻造载荷.结果表明,方案2和方案3成形结果良好,但相比方案2而言,方案3不需要改变预锻模具,故减少了加工成本且方案3的锻造载荷比方案2小1970 kN.所以,确认方案3为最优方案,并在压力机上进行小批量的生产验证,其生产结果与模拟结果相一致.
吕弘毅龚红英缪军张杰
关键词:6061铝合金DEFORM-3D
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对低碳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为替代磷化-皂化处理工艺,通过浸涂高分子复合润滑液的方法在低碳钢试样表面制备涂层。利用HT-500型球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低碳钢在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磷皂化膜、无润滑介质这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同时分析了干摩擦接触表面上摩擦切应力,并应用VHX-600K型超景深显微镜对磨损表面形貌观察,探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与磷皂化膜具有相接近的润滑减摩特性,摩擦因数与干摩擦相比分别减小67.33%和68.79%,对摩初期5 min内前者略低2.1%,且减摩性能都较稳定。此外,磨损机制与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行为有关。干摩擦过程中,磨粒磨损、氧化磨损起主导作用;表面有磷皂化膜的摩擦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磨粒磨损与少量氧化磨损;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作用下,表面磨损程度最小,主要表现为轻微磨粒磨损。
缪军龚红英姜天亮钱勇廖泽寰许志敏
利用环压试验研究低碳钢塑性成形过程中石墨烯涂层的摩擦磨损特性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环压试验研究了低碳钢在塑性成形工况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参考环压试验测定内径尺寸变化来校核摩擦系数,计算接触界面上的摩擦应力及分析其随行程的变化关系。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磨损表面形貌,探究塑性成形摩擦过程中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在塑性成形工况下的变化趋势不同,在一定范围内符合阿蒙顿-库伦摩擦定律,塑性成形摩擦模型主要为剪切摩擦,黏着磨损机制占主导作用。滑移变形中,面接触更能真实反映材料塑性成形时的摩擦特性,而在石墨烯涂覆之后起到了磨粒磨损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面与面接触产生的摩擦与磨损。
钱勇龚红英姜天亮赵小云缪军廖泽寰
关键词:磨粒磨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