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悦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蛋白质特征识别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质特征识别的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用于提供不同偏振状态、不同波长的偏振光;基底,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基底装载有液态蛋白质;磁场机构,用于对所述基底表面吸附的液态蛋白质取向与排列的控制,所述磁场机构...
- 赵志超杨俊桔余佩芬刘博男曾悦
- 文献传递
- 银屑病紫外线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银屑病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多基因调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世界约2%的人口。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紫外线光疗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稳定的银屑病病变。本文综述了紫外线光疗历史,总结了中波紫外线、补骨脂素光化学疗法、长波紫外线、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紫外线、308nm准分子激光及准分子光、体外光化学疗法、气候疗法和格克曼疗法的治疗机制和临床疗效的现状及新进展,同时展望了银屑病紫外线光疗的前景。
- 曾悦邹先彪
- 关键词:紫外线光疗银屑病
- 724例常见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过敏原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常见过敏性皮肤疾病的过敏原分布状况,为不同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环境过敏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科就诊的724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其中荨麻疹257例(35.5%)、皮炎467例(64.5%),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72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过敏原sI gE检测结果显示:过敏原阳性总检出率为62.6%,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53.9%高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25.6%,其中尘螨组合(42.5%)、动物皮屑(13.1%)、蟑螂(10.1%)、牛奶(14.1%)、真菌组合(7.0%)是主要的过敏原。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67.7%)高于皮炎患者(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阳性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儿童组(≤14岁)阳性率最高,与青年组(14~≤35岁)及中老年组(35~≤70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最主要的食入性过敏原为牛奶和鸡蛋白,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尘螨和动物皮屑。慢性病程患者过敏原阳性率(70.7%)显著高于急性期患者(58.3%)。结论 深圳地区导致过敏性皮肤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动物皮屑、蟑螂、牛奶和真菌组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病程的过敏原不同,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 高琰陈名华刘付华邢荣贵程雪陈锦纯李思刘超孙仁山曾悦邹先彪
- 皮肤镜在头皮银屑病与头皮脂溢性皮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比较皮肤镜下头皮银屑病(scalp psoriasis,SP)和头皮脂溢性皮炎(scalp seborrheic dermatitis,SSD)的特征,以便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门诊就诊,经临床和皮肤镜确诊为SP与SSD的患者资料。头皮银屑病组(SP组)入组33例患者,头皮脂溢性皮炎组(SSD组)入组45例患者;累及其他部位SP组入组95例患者,累及其他部位SSD入组15例患者。比较组间患者皮损皮肤镜特征情况,研究指标为鳞屑颜色、血管排列模式、血管形态。结果SP组皮肤镜检查最显著的特征为白/银白色鳞屑(87.9%),低倍镜下为规则排列的红色点/球状血管(90.9%),高倍镜下为肾小球血管(87.6%),环状血管/发卡状血管(84.8%);SSD组主要表现为黄色鳞屑(80.0%)、分支血管(86.9%)、非典型血管(91.1%),两组皮肤镜特征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其他部位SP组皮肤镜检查最显著的特征为白/银白色鳞屑(91.6%),低倍镜下为规则排列的红色点/球状血管(93.7%),高倍镜下为肾小球血管(90.5%),环状血管/发卡状血管(88.4%);累及其他部位SSD组主要表现为黄色鳞屑(73.3%)、分支血管(73.3%)、非典型血管(86.7%),两组皮肤镜特征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镜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实用的方法可辅助鉴别头皮银屑病和头皮脂溢性皮炎。
- 刘付华邢荣贵刘超程雪高琰曾悦李思陈锦纯邹先彪
- 关键词:头皮银屑病头皮脂溢性皮炎皮肤镜血管
- 便携式个人远程会诊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研制
- 2023年
- 目的基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及皮肤科医生短缺的临床难点,根据临床需要,研制一套新型携式个人远程诊疗系统。方法便携式远程诊疗系统包括包括智能主板、微电脑芯片、头带式高清摄像头、松紧头带、挂耳等。智能主机可以接入第三方图像采集设备如皮肤镜、毛发镜、皮肤超声、伍德灯等设备进行皮肤病诊断的综合评估。结论该装置小投入,大产出,避免的医院大型远程会诊中心的房屋、设备的高投入,避免定点集合集体会诊的繁琐程序,可以实现不同空间同时在线会诊或进行诊疗活动。避免了大型远程会诊中心不能在诊室或病房做到实时查房和诊疗的弊端。通过5G网络可以做到户外或野外进行实时诊疗,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该远程诊疗的问世有利于医学知识共享和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民生。
- 曾悦邹先彪
- 一种蛋白质特征识别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质特征识别的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用于提供不同偏振状态、不同波长的偏振光;基底,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基底装载有液态蛋白质;磁场机构,用于对所述基底表面吸附的液态蛋白质取向与排列的控制,所述磁场机构...
- 赵志超杨俊桔余佩芬刘博男曾悦
- 超声检查在皮肤科的应用前景
- 2024年
- 近年来超声检查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皮肤疾病诊疗和皮肤美容领域。相较于体格检查,超声检查更能直观地反映皮肤软组织的正常结构,也更能客观地评估较深层的皮肤病变,在皮肤科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超声检查在皮肤领域的应用进展。
- 邹先彪陈锦纯曾悦郝轶
- 关键词:超声检查高频超声皮肤疾病疗效评估
- 可穿戴远程会诊设备在常见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对可穿戴远程会诊设备在常见皮肤病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前瞻性收集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600例皮肤病患者,对这些患者同时进行现场诊断和远程诊断,在现场诊室有1位住院医师A及1位主任医师B,在远程诊室有1位住院医师C和1位主任医师D。以现场诊室医师B的诊断结果为参照,分别计算医师A、医师C、医师D的诊断一致率,并比较医师A与医师C,医师A与医师D的诊断结果。统计方法采用McNemar检验和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纳入的600例皮肤病患者中,男285例(47.50%),女315例(52.50%);年龄(38.75±21.12)岁。皮肤病种类主要为皮炎和湿疹(138例,23.00%),其次为病毒性皮肤病(79例,13.17%),然后是荨麻疹类皮肤病(53例,8.83%)、毛发疾病(53例,8.83%)、皮肤肿物(46例,7.67%)、真菌性皮肤病(38例,6.33%)等。与医师B相比,医师A诊断一致477例(79.5%),不一致123例(20.5%);医师C诊断一致465例(77.5%),不一致135例(22.5%);医师D诊断一致568例(94.6%),不一致32例(5.33%)。医师A与医师C的诊断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Kappa值为0.852,一致性极强。医师A与医师D之间诊断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pa值为0.274,一致性微弱。结论皮肤科专家可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初级医师进行医疗指导。
- 曾悦邵惠红林诗雯温柔邹先彪
- 关键词:远程医学皮肤疾病
-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湿疹样银屑病1例
- 2023年
- 典型的银屑病皮肤特征较易识别,但部分患者常常出现不典型表现,伴发湿疹样改变,表现为湿疹样银屑病。目前,湿疹样银屑病诊断与治疗证据尚不充足,本篇文章报道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湿疹样银屑病1例,以期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 李思邢荣贵刘付华程雪高琰曾悦陈锦纯邹先彪
- 关键词:银屑病湿疹
- 一种复方他克莫司乳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他克莫司乳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试剂中含有甲硝唑、酮康唑和他克莫司,其中他克莫司含量为0.03~0.1%(质量百分比)。甲硝唑、酮康唑和他克莫司具有极好的协同增效效果,能对皮肤真菌、酵母菌和一些深部...
- 孙仁山刘楠曾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