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梦婷

作品数:12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金融
  • 5篇系统性金融风...
  • 5篇金融风险
  • 5篇SV
  • 5篇SVAR
  • 4篇资本
  • 4篇TV
  • 3篇账户
  • 3篇账户开放
  • 3篇资本账户
  • 3篇资本账户开放
  • 3篇金融发展
  • 3篇科技金融
  • 3篇科技金融发展
  • 3篇P-
  • 2篇审慎
  • 2篇金融开放
  • 2篇经济稳定
  • 2篇宏观审慎
  • 1篇新兴经济

机构

  • 11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阜阳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张梦婷
  • 6篇何剑
  • 1篇李峰

传媒

  • 2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软科学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财经科学
  • 1篇金融论坛
  • 1篇新金融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险与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双刃剑”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防范金融风险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经济新要求。本文通过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匹配,运用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观测冲击效应的时变轨迹,研究进口与出口贸易对风险与发展的短期、中期与长期的"双刃剑"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会对风险与发展产生明显的冲击,其中,风险的响应效果呈多期抑制,金融危机的爆发是效果转向的拐点,进口贸易对发展的正面影响强于出口;另一方面,四个关键时点下进出口贸易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国内金融风险累积,不过中长期内会被稀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持续且较为乐观。
张梦婷何剑郑智勇
关键词:进口贸易出口贸易
金融开放化解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吗被引量:13
2020年
构建金融开放指标和不同风险面组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通过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分析金融开放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的传导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开放整体有效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宏观经济与货币流动风险,但加剧了外部市场与资产泡沫风险累积,且近期有进一步扩大不良影响的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存在传导机制且风险间会同向影响,扩散效应明显。根据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开放条件,中国应将深化金融开放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相结合,推动金融业全方位、有序开放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动选择,也是疏通系统内部风险消化渠道的重要举措。
何剑郑智勇张梦婷
关键词: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影响分析
2021年
针对金融机制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虽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但又容易引致资本无序流动进而破坏经济稳定。因此,为详细探究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稳定与增长的"双刃剑"效应,本文选择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资本账户开放、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时变特征,并通过选择影响开放的异质性时点,尽可能全面地刻画资本账户开放的传导渠道。研究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对经济稳定多为长期的不利影响,但近年来趋势向好;对比不同时点的即期影响发现存在异质性。因而,中国应有序、渐进、审慎地推进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在建立长期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疏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
郑智勇张梦婷宋洒洒张乐乐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经济增长经济稳定
杠杆波动、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被引量:7
2022年
本文动态识别杠杆波动、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变关系,并选择中国三次“去杠杆化”的关键时期,详细刻画杠杆波动的传导效应。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在短期会显著累积系统性风险,该效应受经济形势与政策干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长期则对风险无明显影响。在间接渠道下,杠杆波动短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负交替”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则同步抑制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扩内需”举措能稳健抑制风险,而“防风险”则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智勇何剑张梦婷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
科技金融发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SV-TVP-SVAR模型的时变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选用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科技金融发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影响,并选取我国科技金融改革的三次关键时期,刻画不同时点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发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短期内波动累积货币流动与资产泡沫风险,却整体抑制宏观经济与外部市场风险,多集中于国内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或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科技金融发展的冲击效应存在明显迟滞,中长期边际影响并不明显,存在异质性特征;侧重点不同的科技金融改革举措对风险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推动科技产业集群化发展对风险的整体抑制效应较为稳健,但仍需注重大额资本流动的风险管理。
何剑郑智勇张梦婷
关键词:科技金融发展系统性金融风险
资本账户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被引量:13
2020年
扩大资本账户开放是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资本账户开放不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直接传导渠道,亦可通过“撬动”金融稳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那么,资本账户开放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效应究竟如何?本文运用具备随机波动率特征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动态识别资本账户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变特征,并通过资本账户开放关键时点的选择,详细刻画资本账户开放的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接传导渠道显示资本账户开放短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波动性的影响,但中长期传导效应并不明确;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高质量发展”间接传导渠道表明,资本账户开放短期稳健抑制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增长,但中长期易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波动影响出现抑制弱化,增强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积极作用不能通过金融渠道长期有效地传导至社会经济发展中。因此,中国应遵循自身发展实际,渐进、审慎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疏通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渠道。
何剑郑智勇张梦婷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
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并驾齐驱”抑或“此消彼长”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基于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动态考察资本账户开放、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关系,并通过对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关键时点的选择,详细探究了两者相互关系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变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资本账户开放虽然短期内能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但长期正向作用并不稳健,具有明显滞后特征。(2)当前科技金融发展不能稳健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但在经济危机时期促进效应最为显著。(3)两者不同时点的观测显示,深化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对科技金融的正向影响随滞后期数的增加而逐渐弱化,而将创业板上市却能进一步推动资本账户的开放。(4)资本账户开放与科技金融发展多数时期均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推动效用存在显著差异。资本账户开放的滞后影响具有异质性,而科技金融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波动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快资本账户“渠道式”开放改革和科技金融集聚化发展进程,在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同时,疏通支持经济长期、稳健高质量发展的渠道。
郑智勇何剑张梦婷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科技金融发展
资本约束下的经济韧性重塑: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视角被引量:23
2017年
资本约束的经济发展效应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经济增长乏力期,跨境资本"紧箍咒"是否有利于实现经济韧性,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实证考察了32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资本约束政策对实现经济韧性的影响,并解构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门限效应特征。研究发现,资本约束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交互项对经济韧性的偏效应并不显著,其原因是受到了价值链分工的双重门槛效应影响。在此门槛效应下,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提高,资本约束对经济韧性的正效应逐步被弱化。当前新兴经济体正面临价值链底端锁定问题,价值链参与度与地位指数均处于低水平,在突围被"俘获"与"压榨"的底端价值链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本约束将成为重要发力点。
何剑张梦婷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资本约束全球价值链
平衡内外均衡: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被引量:1
2019年
在国际贸易争端频发、地缘政治恶化所引起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多数经济体受制于当前贸易形势和舆论环境,进行了"顺水推舟式"降准、降息、汇率贬值,而我国央行是否跟随以及货币政策内外部均衡的取舍权衡问题则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拟定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理论上的执行顺序,基于2002年第1季度-2019年第2季度数据,借助信号模型搭建了一个包含利率稳定、汇率稳定以及中央银行政策偏好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地采用Probit模型和GMM模型做全时段和分时段的检验说明。当央行进行"逆周期调节"和"利率走廊"操作时,二者的稳定关系是否会被其自身强关联性和外部冲击因素打破。结果显示,利率稳定和汇率稳定的均衡区间分别为1.289%~4.229%和6~7,当二者居于或溢出边界时都要兼顾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只不过需要在操作力度和方向上予以把控。本文指出,即使央行采用两种调节机制维持利率和汇率稳定,仍需考虑二者的传导关系和经济发展、财政收支、心理预期、货币增长等基本面情况。
何剑何剑张梦婷郑智勇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
风险或稳定——科技金融发展的异质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科技金融发展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在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可能存在风险隐患。本文选用具备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98—2018年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与间接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并将科技金融发展历程中重要改革所造成的即期影响考虑进时变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科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传导渠道中,异质性时期影响差异明显。差异在于经济繁荣与危机爆发后期,科技金融对经济稳定起到正向作用,而危机时期则起到恶化影响;其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中介变量的间接传导渠道中,科技金融发展对风险的冲击在滞后期内产生异质性的效应变化,而风险对经济稳定的传导则呈现波动性恶化的特征,表明长效传导渠道存在阻碍;最后,通过对科技金融不同发展时点的观测发现,促进科技金融规模化发展相较于扩宽融资渠道(新三板成立)和单纯依靠财政支持更能起到稳定经济、防范风险的作用。因此,科技金融在拓宽资本市场多重融资模式的同时,要防范企业可能性违约风险,疏通科技至经济的良性助力渠道。
何剑郑智勇李峰张梦婷
关键词:科技金融经济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