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生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起源和发——基于货币发行的视角被引量:1
- 2019年
- 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能是历史逐步演变的结果。学界普遍认为,作为最后贷款人是央行的核心特征。本文在梳理国际学术关于央行核心特征探讨的基础上,从金融货币发行的视角出发,探讨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在中资银行中,大清银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都作为特许发钞行,不同程度地承担了央行发钞职责,并在不同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纵观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主要有四个特征:第一,央行各项职能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其中货币发行最为基础。第二,初期央行职能不一定由名义上的央行统一、集中行使,关键看实际作用的发挥。第三,央行早期格局和作用的发挥,是社会政治经济各种因素博弈的结果。第四,战争和危机可能加快统一央行制度的形成,但也可能使该制度变得更加脆弱。
- 王信郭冬生
- 关键词:货币发行
- 瑞典无现金社会建设启示被引量:5
- 2017年
- 瑞典、丹麦等国家较早开始建设无现金社会,已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瑞典现金使用量快速下降,非现金支付已占主流,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和争议。近期,我国某大企业与若干城市合作,提出建设“无现金城市”,
- 王信郭冬生
- 关键词:无现金社会社会建设现金支付使用量
- 富兰克林与美国纸币经济
- 2017年
-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作为美国国父之一,集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和企业家于一身,但他在美国纸币经济诞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却罕为人知。富兰克林对美国殖民地时期和建国初期纸币发行和纸币经济的培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在纸币发行的必要性、币值稳定的基础等方面有深入论述,而且还亲自参与纸币设计、印制和贷币防伪等工作,是纸币经济脚踏实地的实践者。他的货币思想,迄今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王信郭冬生
- 关键词:纸币发行富兰克林殖民地时期建国初期币值稳定货币思想
- 现金需求判断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8年
- 随着数字经济和银行卡、手机支付等非现金支付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现金日常使用下降,不少人认为现金正走向消亡。但实际上,多数国家和地区M0/GDP在持续上升。近年我国M0/GDP不断下降,但MO仍持续增长,每年现金净投放达几千亿元,波动较大。
- 王信郭冬生
- 关键词:现金需求现金支付手机支付GDP银行卡
- 去现金化的现状及思考被引量:3
- 2017年
-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非现金支付飞速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去现金化,包括停止发行大面额现钞,更多地限制大额现金使用等,瑞典和丹麦还提出建设“无现金社会”。去现金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未来现金的地位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简要介绍去现金化的现状和争论,并对现金的未来和相关政策进行初步思考。
- 王信郭冬生
- 关键词:现金支付无现金社会大额现金现钞面额
- 中国历史上白银大规模跨境流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贯通概括了中国历史上的白银跨境流动情况,分析了各时期白银跨境流动的主要原因,列举了不同时期流动数量和存量的代表性估计。本文发现,中国历史上白银大规模跨境流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国内外货币制度的变化。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和外国贵金属本位制度变化均是白银大规模跨境流动的重要原因。(2)中国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外贸顺差、借用外债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都会导致白银大量流入。明清相当时期内实行海禁则使白银跨境流动大幅减少。(3)非经济因素。如清末战争赔款和1934年美国因政治因素采取的白银收购政策,都使白银大规模外流。本文分析表明,白银跨境流动使国内货币总量变得难以控制,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着较大影响。这凸显了维护货币发行、流通调控权的至关重要性。在当今信用货币制度下,跨境资金流动同样会给各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较大影响。深入研究白银跨境流动,仍有其重要意义。
- 王信孟郁聪郭冬生
- 关键词:中国历史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