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静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栓塞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动脉
  • 1篇胸椎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 1篇药敏
  • 1篇异体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微生态
  • 1篇阴道炎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早期股骨头坏...
  • 1篇置钉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糖尿病
  • 1篇入路
  • 1篇栓塞技术

机构

  • 8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8篇郭静
  • 2篇刘朝阳
  • 2篇吴晓斌
  • 1篇王竹辉
  • 1篇徐毅
  • 1篇邹毅
  • 1篇刘凡凡
  • 1篇李晖
  • 1篇陈会

传媒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Wiltse入路联合上终板复位置钉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联合上终板复位置钉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9例无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Wiltse入路上终板复位技术经伤椎置钉三平面固定(伤椎上位椎体使用单向钉,伤椎及伤椎下位椎体均使用万向钉,上、下位椎体矢状位置钉平行于终板方向,而伤椎矢状面置钉方向在保证不穿透下方终板情况下尽量尾倾)。通过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变化,以及随访期间伤椎矫正丢失情况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骨折椎体均获得良好复位。随访8~15个月(平均11.2个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比和伤椎后凸角分别是(69.6±2.6)%、(97.9±1.7)%、(95.6±2.3)%和(18.3±0.9)°、(3.9±0.9)°、(4.1±0.3)°,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复查X线片未见矫正角度丢失。结论 Wiltse入路联合上终板复位置钉三平面固定有利于恢复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吴晓斌郭静刘朝阳
关键词:胸椎椎弓根螺钉
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n=40)和子宫动脉栓塞技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情况、止血有效情况、子宫保留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内无血液时间、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技术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止血有效率、子宫保留率100. 0%(40/40)、62. 5%(25/40)、65. 0%(26/40)均显著高于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85. 0%(34/40)、37. 5%(15/40)、40. 0%(16/40)(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内无血液时间均显著短于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显著少于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 5%(9/40)显著低于髂内动脉栓塞技术组42. 5%(17/40)(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较髂内动脉栓塞技术高。
余景志郭静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对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干预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22髋)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髓芯减压联合PRP、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及影像学Ficat分期标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改善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年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其中优9髋、良6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68%(15/22);术后1年影像学Ficat分期提示3髋进展,余病例无明显加重表现,进展率14%(3/22)。结论自体PRP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干预性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及X线影像学表现满意,可作为保髋手术的策略之一。
吴晓斌郭静刘朝阳徐毅邹毅周士进刘凡凡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减压术富血小板血浆骨移植
黄芩苷元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妊娠结局及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元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STZ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加药组大鼠口服黄芩苷元治疗。计算各组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胚胎总数和流产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TNF-α和IL-10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50、100 mg/kg黄芩苷元组和二甲双胍200 mg/kg组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胚胎总数显著增多(P<0.05),流产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ALT、AST、TC、TG和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HDL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含量升高,MDA和LDH含量降低(P<0.05),Bax/Bcl-2和TNF-α含量水平显著下调(P<0.05),IL-10含量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黄芩苷元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妊娠结局具有调控作用。
陈会夏莲王竹辉郭静焦顺李晖
关键词:黄芩苷元妊娠期糖尿病免疫调节
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28例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医院进行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患者病例54例,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术后随访半年。对照组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d行B超定位下清宫术,观察组为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术后3d后再行B超定位下清宫术。观察两组患者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清宫术中出血量、再次清宫次数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清宫术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再次清宫次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联合B超定位下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郭静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孕产妇产前保健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124名孕产妇,给予平均分组,对照组62名实施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62名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并评价其产前保健情况。结果研究组保健知识评分、保健行为评分和保健技能评分依次为(13.5±2.7)分、(22.2±2.9)分和(10.4±2.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0.3±2.6)分、(19.6±4.2)分和(8.7±2.5)分(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9次的有33名,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3名(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4次和5~6次的分别有1名和6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名和21名(P<0.05);对两组孕产妇在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比中发现,研究组孕产妇知晓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孕产妇产前保健评分,改善产前保健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郭静
关键词:健康教育孕产妇产前保健
那他霉素单独与联合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的体外抗念珠菌效应
2017年
目的:测定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那他霉素(natamycin,NAT)的敏感性,并研究NAT分别和氟康唑(fluconazole,FLU)、伊曲康唑(itraconazole,ITC)联合抗念珠菌效应。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M27-A3方案测定NAT、FLU和ITC对40株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以棋盘法测定NTA分别和FLU或ITC联合抗真菌作用。结果: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得NAT、FLU和ITC对白念珠菌(15株)MIC范围分别为:2.0~4.0、2~64μg/mL和2~16μg/mL;对克柔念珠菌(5株)MIC范围分别为:2.0~4.0、16~64μg/mL和0.5~2μg/mL;对光滑珠菌(10株)MIC范围分别为:1.0~4.0、4~32μg/mL和1~4μg/mL;对热带念珠菌(10株)MIC范围分别为:2.0、1~4μg/mL和0.5~2μg/mL。NAT与FLU在体外联合应用时,对67%(10/15)的白念珠菌、40%(4/10)的光滑念珠菌和对50%(5/10)的热带念珠菌变现为协同作用;NAT与ITC在联合应用时,对33%(5/15)的白念珠菌、20%(1/5)的克柔念珠菌和60%(6/10)的光滑念珠菌和对40%(4/10)的热带念珠菌变现为协同作用;NAT与FLU或ITC在体外联合应用时,对所有菌株均无拮抗作用。结论:念珠菌在体外对NAT敏感,当NAT与FLU或ITC联合时,对部分念珠菌有联合效应,无拮抗效应。
郭静
关键词:念珠菌那他霉素体外联合药敏
苦参凝胶配合氟康唑对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析苦参凝胶配合氟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90)与研究组(n=210),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观察其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88.42%,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仅为2.38%,对照组为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阴道p H、乳酸脱氢酶(LDH)、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 Ig A)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阴道p H、IL-1β水平下降,LDH、s Ig A水平上升,且研究组各指标上升或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凝胶配合氟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不仅疗效较单一使用氟康唑更佳,其对阴道微生态的改善及协调作用也不容忽视。
郭静
关键词:苦参凝胶氟康唑霉菌性阴道炎阴道微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