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健 作品数:8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术后视力不佳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病情平稳但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9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病情平稳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视力恢复情况病例分为视力改善组和无改善组。术后随访6—12个月,分析影响视力恢复及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视力无改善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21±1.57)%明显高于视力改善组(7.11±1.1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视力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术后黄斑水肿与肌酐水平有关。结论血糖水平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恢复不佳有关。 王建伟 接传红 陶永健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并发症 TGF-β1在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表达及其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表达及抗凋亡作用。方法将54只正常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眼压组)6只(12只眼)、模型组(普通高眼压组)24只(48只眼)及干预组(TGF-β1抗体干预高眼压组)24只(48只眼)。用热凝器烧灼巩膜上静脉建立高眼压模型,玻璃体腔注射TGF-β1抗体50 ng建立TGF-β1抗体干预高眼压组,3组分别于建模后1个月内每组取材,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大鼠RGCs中TGF-β1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RGCs中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TUNEL法检测RGCs凋亡率。结果(1)TGF-β1蛋白阳性率:正常组RGC细胞中TGF-β1蛋白阳性率为33.33%,模型组为75.00%,而干预组为4.17%。两两比较,模型组与干预组比较,χ^2=22.301,P=0.000,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与正常组,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在正常组RGC细胞中为1.19±0.09,模型组为6.33±4.81,而干预组为0.20±0.17,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t=2.583,P=0.027),模型组与干预组比较(t=3.119,P=0.011),正常组与干预组比较(t=13.667,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RGC细胞凋亡率:模型组和干预组均有随时间延长凋亡率增加趋势,不同时间点两组比较,干预组均高于模型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可能作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或者抗凋亡因子,阻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高然 陶永健 接传红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初步评估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视网膜敏感度及固视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10在我院确诊为DME的患者40例40眼,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20例20眼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消肿方治疗3mo,对照组患者20例20眼采用康柏西普联合安慰剂治疗3mo。观察两组患者BCVA(ETDRS视力表检查)、CRT(OCT检查)情况,并采用MAIA微视野计检测视网膜敏感度和固视稳定性(P1、P2)。结果:治疗3mo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BCVA分别较基线提高4(-1,11.5)、0(-4,0.75)字母(P<0.05),CRT分别较治疗前下降123.5±42.61、18.1±12.84μm(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敏感度均轻度增加,但两组间无差异,且对照组治疗后视网膜敏感度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2mo时视网膜敏感度(20.11±4.98dB)最高。治疗后两组患者P1、P2值均显著增加,且治疗2mo时治疗组P1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P2变化值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可提高DME患者固视稳定性,联合消肿方治疗有助于维持固视稳定性。 王建伟 接传红 陶永健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 消肿方 微视野 亚临床糖尿病黄斑水肿中医干预策略探讨 被引量:8 2021年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早期有效治疗DME对患者视力愈后至关重要。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是治疗首选,但需多次注射,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网提出了亚临床DME的概念,发现其进展为临床有意义黄斑水肿的风险显著增加。但西医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为此团队率先将亚临床DME的概念引入国内,分析亚临床DME的病因病机,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探讨亚临床DME的中医药干预策略,以期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将DME的防治工作前移。 王建伟 接传红 高健生 陶永健关键词:中医 消肿颗粒联合康柏西普治疗DME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观察消肿颗粒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DME患者216例(216只眼),证属脾肾阳虚兼瘀阻目络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108只眼)。对照组予安慰剂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治疗组予消肿颗粒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 d、1个月、2个月、3个月检测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中央厚度(CRT),评定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BCVA、CRT、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BCVA: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BCVA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7 d)=2.678,P=0.008;t_(1个月)=3.087,P=0.002;t_(2个月)=3.132,P=0.002;t_(3个月)=2.100,P=0.037);对照组治疗后7 d、1个月BCVA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7 d)=2.652,P=0.009;t1个月=2.966,P=0.003),治疗后2个月、3个月BCVA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BCVA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 d=2.130,P=0.035;t_(1个月)=5.383,t_(2个月)=10.715,t_(3个月)=29.024,均P=0.000)。(2)CRT: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RT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7 d)=6.842,t_(1个月)=6.991,t_(2个月)=4.693,均P=0.000;t_(3个月)=2.797,P=0.006);对照组治疗后7 d、1个月CRT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7 d)=6.108,t_(1个月)=5.92,均P=0.000),而治疗后2个月、3个月CRT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CRT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7 d=17.692,t1个月=18.416,t2个月=20.315,t3个月=28.451,均P=0.000)。(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7,P=0.010),对照组治疗� 王建伟 接传红 陶永健 严京 胡元春 吴正正 任燕如 陈子燕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于“互联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2025年 目的基于“互联网+”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延续护理平台,探索该模式应用于DR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1月—2024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DR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干预时间为患者入院至出院后3个月。分别在患者入院第1天(干预前)及出院3个月后(干预后)检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得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得分。结果(1)血糖:干预后2组FBG及2 h PG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干预组:t_(FBG)=10.912、t_(2 h PG)=13.097,均P=0.000;对照组:t_(FBG)=5.918、t_(2 hPG)=8.599,均P=0.000),且干预组FBG及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_(FBG)=5.570、t_(2 h PG)=5.318,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干预后干预组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合理饮食)=8.522、t_(规律运动)=9.442、t_(血糖监测)=9.012、t_(足部护理)=10.398、t_(总得分)=19.077,均P=0.000);对照组干预前后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4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合理饮食)=9.111、t_(规律运动)=9.197、t_(血糖监测)=9.618、t_(足部护理)=13.167、t_(总分)=23.296,均P=0.000)。(3)生活质量:干预后干预组3个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躯体功能)=11.521、t_(社会功能)=12.021、t_(心理功能)=12.677,均P=0.000);对照组干预前后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躯体功能)=3.251、t_(社会功能)=3.959、t_(心理功能)=5.115,均P=0.000)。结论应用基于“互联网 林姿含 陶永健 王康 李静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代谢因素对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全身代谢因素对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25只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2例,男性13例,平均年龄(61.36±8.98)岁,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ETDRS视力表)、黄斑中心凹厚度(CST)、黄斑总容积(TMV)的变化及与同期相关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肌酐、血尿素等全身代谢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BCVA 22.70±3.30(字母数),CST(506.52±33.45)μm,TMV(13.95±0.53)mm^3。至术后1个月时,BCVA平均增加10.70±1.82(P<0.001),CST平均降低(137.48±33.61)μm(P<0.001),TMV平均减少(1.34±0.35)mm^3(P=0.001)。BCVA的提高与术前各代谢指标未显示有明显的相关性;术后1周及1个月CST的变化仅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r_(1周)=-0.601,P=0.002;r_(1个月)=-0.522,P=0.015),三酰甘油高,CST较基线下降更大;术后1周TMV的变化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r=-0.424,P=0.044),术后1个月TMV与三酰甘油水平无明显相关(r=-0.323,P=0.153),TMV变化与其他代谢指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明显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血脂可能是影响康柏西普注射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的代谢性因素。 王建伟 接传红 吴正正 陶永健 陈子燕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 代谢因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OCTA在糖尿病黄斑缺血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5年 糖尿病黄斑缺血(DMI)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疾病进展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涉及血管结构改变、血液动力学异常等多个方面。传统的检查方法往往难以精准捕捉DMI的细微变化。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的出现,为DMI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OCTA技术不仅具有无创、安全、成像迅速的优点,而且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视网膜血管图像,为DMI的定性和定量描述提供可能。OCTA技术能够直观地展示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变化,还能够揭示DMI患者视网膜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丛的病变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DMI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糖尿病性眼病所致的视力下降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文章综述OCTA在黄斑缺血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更深入了解DMI。 钱嘉红 王建伟 陶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