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3篇手术
  • 2篇置换术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手术室
  • 2篇麻醉
  • 2篇老年
  • 2篇患者生活质量
  • 2篇活质量
  • 2篇瓣膜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重构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序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清

机构

  • 11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11篇陈佳
  • 4篇王伟鑫
  • 2篇刘雪霞
  • 2篇陈健超
  • 2篇王媛
  • 2篇李静
  • 2篇周志明
  • 1篇任荣华
  • 1篇王燕
  • 1篇张书琴

传媒

  • 3篇首都食品与医...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00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手术室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率;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和配合方法认知;护理前后肾素、肾上腺素等应激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等炎症指标;护理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和配合方法认知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干预组肾素、肾上腺素等应激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等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护理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者实施手术室全期护理效果好,可改善肾素、肾上腺素等应激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等炎症指标,减少护理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陈佳
关键词:手术室患者
全身静脉麻醉与硬膜外复合阻滞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比较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全身静脉麻醉与硬膜外复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复合阻滞麻醉,观察两组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量表(R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VAS评分及R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β、IL-6及TNF-α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抑制、出血/血肿、感染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比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硬膜外复合阻滞麻醉,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镇痛及麻醉效果良好。
陈佳王俊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麻醉效果
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18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预防措施;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该院18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手术性质、手术时是否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是否≥3 h、是否接台手术是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手术、手术时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 h、接台手术是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61%(3/186),低于对照组的6.99%(13/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减少术后感染发生。
王燕陈佳任荣华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
团队式授权教育对肾移植术患者认知态度、健康行为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团队式授权教育对肾移植术患者自我效能、健康行为水平及认知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洁净手术部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3例肾移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肾移植术相关知识、免疫抑制剂用药管理、并发症预防、随访等常规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42例给予联合团队式授权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健康行为、认知态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自我管理、疾病共性管理、治疗行为、社会心理行为、饮食行为、躯体活动行为、态度、认知状态、行为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式授权教育对肾移植术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态度,提高自我效能,养成健康行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程凌钊栗芷祎陈佳
关键词:肾移植术自我效能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观察与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行细节护理对于提高手术室安全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的80例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行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临床手术安全性。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士配合技能,仪器的准备以及手术安全性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细节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程度,与常规护理相比较,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在临床中予以推广及应用。
陈佳王伟鑫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108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治疗期间均实行护理干预,并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者设为对照组(n=54),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者设为研究组(n=54),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及再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再住院率1.85%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81、22.673,P=0.000),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3,P=0.000)。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中效果突出,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李静陈佳张书琴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生活质量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系统化手术护理配合。比较效果。结果干预组满意率、手术应激情况、心理悲观情绪评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时间、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恢复时间、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出血量、护理并发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者实施系统化手术护理配合效果好,可改善手术应激情况、心理悲观情绪评分,减少护理并发症。
陈佳
关键词: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护理配合
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日常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包含自理、运动及饮食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无缝隙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自理、运动及饮食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伟鑫李静陈佳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生活质量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外周血REV-ERBαmRNA、miRNA-296-3p表达与心房重构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究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外周血REV-ERBαmRNA、miRNA-296-3p表达与心房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NVAF患者262例作为NVAF组,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及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指标,并比较两组外周血REV-ERBαmRNA、miRNA-296-3p水平、超声心电图,分析外周血REV-ERBαmRNA、miRNA-296-3p对NVAF的诊断价值。将NVAF患者分成阵发性心房颤动组(n=68)、持续性心房颤动组(n=99)、永久性心房颤动组(n=95),比较三组的外周血REV-ERBαmRNA、miRNA-296-3p水平,分析外周血REV-ERBαmRNA、miRNA-296-3p水平与心房重构指标的关系。结果NVAF组的REV-ERBα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miRNA-296-3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AF组的LVEF、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A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外周血REV-ERBαmRNA、miRNA-296-3p联合诊断NVAF时的AUC为0.922,高于单一指标的0.856、0.862;三组REV-ERBαmRNA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iRNA-296-3p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AF组患者外周血REV-ERBαmRNA与LVEF、LVEDD成正相关(P<0.05)、与LAD成负相关(P<0.05),miRNA-296-3p水平与LVEF、LVEDD成负相关(P<0.05)、与LAD成正相关(P<0.05)。结论NVAF患者的外周血REV-ERBαmRNA水平低于健康人群,miRNA-296-3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两指标与患者病情进展相关,联合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参考。
王伟鑫刘雪霞王媛陈佳周志明陈健超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心房重构
血清IL⁃6、TNF⁃α及NO在非体外循环搭桥大隐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中的水平变化及与通畅率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在非体外循环搭桥(OPCAB)大隐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中的水平变化及与通畅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OPCAB术患者262例为研究对象。比较OPCAB术患者不同时间点的IL⁃6、TNF⁃α、NO水平;根据Fitzgibbon标准统计患者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桥血管通畅的单因素以及危险因素;评估IL⁃6、TNF⁃α、NO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的效果。结果IL⁃6、TNF⁃α、NO水平由低到高为:术前<术后6 h<术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2例患者中,172例(65.65%)患者OPCAB术后桥血管通畅,90例(34.35%)患者桥血管不通畅。通畅组旁路血管数量、术后再发心绞痛及术前陈旧性心梗例数少于不通畅组,IL⁃6、TNF⁃α、NO水平低于不通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旁路血管数量增多、IL⁃6、TNF⁃α水平升高以及NO水平降低是影响OPCAB术后桥血管通畅的危险因素(P<0.05)。IL⁃6、TNF⁃α、NO联合检测预测OPCAB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的AUC为0.865,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搭桥大隐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中,IL⁃6、TNF⁃α、NO表达水平存在异常改变,三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预测OPCAB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可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有力支持。
王伟鑫刘雪霞王媛陈佳周志明陈健超
关键词:NO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