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波
- 作品数:35 被引量:29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关于甜瓜起源与分类的探讨被引量:26
- 2001年
- 孟令波褚向明秦智伟刘宏宇
- 关键词:甜瓜种质资源
- 高温对黄瓜不同品种产量及形态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4年
- 对银星、6 31- 1等 9种不同生态型的黄瓜品种高温下产量及形态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 :高温下黄瓜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高温胁迫使黄瓜发生生殖障碍 ,化瓜严重 ,结瓜率下降。高温下各品种产量降低幅度不同 ,黄瓜产量及产量的变化率可以作为成株期品种耐热性的鉴定指标。所选品种中 6 31- 1在高温下产量性状及形态指标表现较好。
- 孟令波秦智伟刘宏宇
- 关键词:黄瓜耐热性温度
- 菌根真菌、根瘤菌对大豆/玉米氮素吸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不同的供氮水平下,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玉米混作体系氮素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显著提高了大豆和玉米的生物量,在不施氮的情况下,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使大豆和玉米的总生物量比对照增加了37.3%;且就平均而言,双接种真菌和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的根瘤数;在施氮和不施氮的情况下,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的大豆和玉米混作体系中总的吸氮量分别比不接种处理高65.4%和41.5%。因此,表明在合理的施氮水平下,双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玉米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本次试验为通过微生物作用提高混作体系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进一步发挥间套作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科学思路。
- 武帆李淑敏孟令波
- 关键词:大豆玉米混作根瘤菌菌根氮吸收
- 两品种芜菁中芥子油苷含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HPLC方法测定"红圆"芜菁(HY)和"白玉"芜菁(BY)肉质根和叶片中芥子油苷(GS)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芜菁以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中芥子油苷(简称GS)含量差别较大。在"红圆"芜菁肉质根中检测出11种GS,在其叶片中检测出9种GS;"红圆"根中主要为苯乙基GS和2-羟基-3-丁烯基GS,分别占总硫苷的37.2%和20.9%,根中总GS含量是叶中的2.1倍。在"白玉"芜菁肉质根中检测出9种GS,主要GS种类为3-丁烯基GS和苯乙基GS,分别占总GS的65.6%和23.4%;在"白玉"芜菁叶片中含8种GS,不含有苯乙基GS,"白玉"叶中GS总量是根中含量的1.2倍。
- 李淑敏孟令波高相宇潘明阳
- 关键词:芜菁芥子油苷HPLC
- 芸薹属植物对四种土传病原微生物熏蒸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通过培养皿试验,以抑菌率、菌丝干重、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四个指标来评价春夏秋冬小白菜、苏州青油菜、小花叶芥菜、红圆芜菁、香港迟花芥蓝和香港白花芥蓝六种芸薹属植物对黄瓜枯萎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立枯病和水稻稻瘟病等四种病原菌生物熏蒸效果。结果表明,所选六种芸薹属植物对四种病原菌都具有抑制效果。不同芸薹属植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小花叶芥菜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红圆芜菁、香港迟花芥蓝、香港白花芥蓝和苏州青油菜,春夏秋冬小白菜抑菌效果最弱;同种芸薹属植物对不同土传病害病原菌抑制也存在差异,其中同种试验植物对黄瓜立枯病病菌的抑制效果要好于其他三种病害。
- 乔世佳李淑敏孟令波
- 关键词:生物熏蒸硫代葡萄糖苷芸薹属
- 生防菌枯草芽胞杆菌Bs wy-1的发酵培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生防细菌枯草芽胞杆菌Bs wy‑1的发酵培养方法,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最适NYD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即得。本发明在最适碳源、最适氮源、最适无机盐以及最适无机盐组合的优化筛选基础上进行了培养基成分响...
- 王傲雪石玉莹张淑梅张瑶陈秀玲刘佳音王迎春孟令波康春生宫香余
- 文献传递
- 一种直管地温表用保护套
- 一种直管地温表用保护套。一种保护套,具体涉及一种直管地温表用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使用玻璃材质制作的直管地温表测量土壤温度的过程中,地温表本身容易折断,感应球易破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管主体和套管盖,所述套管主体...
- 李淑敏孟令波孙彦坤刘志华
- 文献传递
-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蚕豆吸收有机磷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 2004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 (Rhizobium)、丛枝菌根真菌 (AM)和双接种对蚕豆 (ViciafabaL .)吸收有机磷的影响。与对照相比 ,接种根瘤菌使蚕豆根瘤数和根瘤重明显增加 ,但对有机磷吸收促进作用不明显 ;接种AM真菌和双接种使蚕豆植株磷浓度和吸收有机磷量显著增加 ,AM真菌对吸磷量的贡献率分别为 38.9%和 4 3.3%。同时接种根瘤菌和AM真菌对蚕豆生长和吸收有机磷有协同促进作用。
- 李淑敏孟令波张晶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根瘤菌蚕豆有机磷
- 黄瓜叶片细菌性角斑病侵染初期cDNA文库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文章以接种细菌性角斑病原菌48h的抗病品种‘D0462’黄瓜叶片为材料,构建了黄瓜叶片cDNA文库,文库插入片段大小为0.45~2.1kb之间,平均长度为1kb。随机选取2966个克隆进行测序,共拼接出2352个假定独立转录本(TUTs),其中包括282个重叠群(Contigs),2070个单拷贝EST(Singlets)。经BlastX分析共获得已知功能和未知功能基因1848个,无序列相似性新基因504个。文库中含有大量防御/抗病基因,如金属硫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泛素、β-1,3-葡聚糖酶、锌指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等,这些基因很可能参与了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
- 刘关君王丽娟秦智伟孟令波
- 关键词:黄瓜叶片CDNA文库细菌性角斑病
- 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根系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3年
- 为了探究纳米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玉米品种——‘东农253’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纳米碳,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琼脂培养法,研究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发试验中,随着纳米碳浓度的增大,玉米种子的萌发率逐渐增大,在种子吸涨36~60h时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其吸水率、胚根、胚芽鲜重及平均胚根、胚芽长度均逐渐增大,并在66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1.89%、20.53%、13.90%、19.62%、20.85%,高于此浓度则呈现抑制现象;在对玉米根系形态的观察试验中,随着纳米碳浓度的增大,植株鲜重、根系鲜重、主胚根长、单位主胚根上侧根数量均显著增加,分别高于对照8.39%、9.24%、24.14%、10.59%。因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纳米碳可促进种子的萌发及根系的生长。
- 王佳奇李丽鹤孟令波李淑敏周宝库
- 关键词:纳米碳萌发率根系形态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