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琴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孕期自体血贮备减少前置胎盘患者分娩期异体血输注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自体血贮备(PABD)可减少对异体血源需求,其在产科应用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文中分析孕期PABD在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别讨论前置胎盘合并及未合并胎盘植入产妇的最适备血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分娩的156例前置胎盘产妇病例资料,其中单纯性胎盘植入及合并胎盘植入者各78例。分别根据术前备血量分为未备血组、备血300~400 mL组以及备血600 mL组。回顾孕妇分娩后产后出血量及对于同种异体红细胞及血浆使用情况,分析术前PABD对减少分娩期用血作用。结果本组156例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率49.4%,产后出血量230~5670mL,异体血输注率为33.3%。未实施PABD者的异体血输注高达48.2%(40/83);而实施孕期PABD患者的异体血输注率仅为16.4%(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4,P<0.01)。前置胎盘患者分娩期异体血输注率因其伴有胎盘植入情况而异。无孕期PABD者,分娩期的异体血输注率为43.3%~53.8%;孕期备血1次(300~400mL)可满足80%以上前置胎盘患者分娩期输血的需要;孕期备血2次(600 mL)的单纯性前置胎盘患者可避免异体用血。孕期PABD的前置胎盘患者仍有11.2%~13.3%的可能因产后出血过多、自体血贮备量不足而需要异体血的输注。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孕期实施PABD可降低分娩期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异体血使用率和使用量,提高医疗安全。从医学经济学高度考虑,推荐对有条件的前置胎盘患者孕期备血1次。
- 刘畅李洁叶晓东陈晓琴王志群
- 关键词:前置胎盘异体血输注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前后26家采供血机构全血献血人群基本特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前后全血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我国26家采供血机构全血献血人群基本特征相关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后,对全血献血者基数变化趋势、活跃献血者(重复献血者)人数、献血频率、献血者平均年龄、初次献血者招募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前后的变化。结果 14个指标中受疫情影响差异较大的有8个(占比57%)。其中,全血献血者基数变化趋势受疫情影响变化较大,疫情期间整体增长率高于疫情前(P<0.05);活跃献血者人数均为增长趋势,疫情期间高于疫情前(P<0.05);献血频率疫情期间低于疫情前(P<0.05);献血者平均年龄、女性献血者平均年龄受疫情影响波动范围较大,两者较疫情前偏高(均P<0.05);初次献血者招募<25岁组和≥25岁组参加率受疫情影响差别较大,呈不规则波动且波动幅度范围较大(均P<0.05);初次献血者占全部献血者的比例受疫情影响呈不规则波动,整体占比低于疫情前(P<0.05)。结论 26家采供血机构全血献血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后较发生前呈增长趋势,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部分指标有明显波动。
- 李鹏沈有华高伟张微钟建玲李浩鲍琳王颖冯雪芳孙涛陈晓琴李丽贾红志许守广蔡晓波张雯赖群英于志强王振兴周艳君汪鹏张燕华张国强牛海英净红利
-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
- 南京地区集体和个人全血献血前筛查不合格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集体和个人全血献血前筛查不合格情况.【方法】检测2014~2018年南京地区献全血者献血前筛检血红蛋白(Hb)、乙肝表面抗原(HBsAg)、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梅毒抗体(TP)等指标,分析集体和个人献血筛查不合格情况.【结果】2014~2018年拟献全血总人数为326937例,献血前筛查不合格26404例,不合格率为8.08%;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异常(5.58%)、Hb不合格(1.55%)、HBsAg阳性(0.70%)和TP阳性(0.25%).2015~2018年南京地区个人献全血者献血前筛查不合格率显著高于集体无偿献血者(P<0.05);集体献血者ALT异常率、Hb不合格率、HBsAg阳性率和TP阳性率均低于个人献血者(P<0.05).【结论】南京地区近年无偿献全血人数逐年上升,集体献血前筛查合格率高于个人无偿献血,须制定全面的无偿献血招募计划.
- 陈晓琴张佳娟傅强
- 2014至2016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近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HBsAg阳性情况,为制定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至2016年我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初筛者相关资料,统计HBsAg阳性率,并对HBsAg阳性献血者按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5 615例无偿献血者中,总不合格率为7.08%,其中HBsAg阳性率0.83%。2016年HBsAg阳性率为0.68%,较2014年下降了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在性别、献血形式、年龄、献血季度、献血者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地区近3年HBsAg阳性率持续下降,应在鼓励较高文化程度的年轻人或学生成为固定献血者同时,加强对男性、街头献血、30~40岁、文化程度较低、农民等人群献血前咨询和评估。
- 钱雅陈晓琴张佳娟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南京地区集体和个人全血献血前筛查不合格情况分析
-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南京地区集体和个人全血献血前筛查不合格情况,为制定宣传招募策略和血液安全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献全血者献血前筛检血红蛋白(Hb)、乙肝表面抗原(HBsAg)、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梅毒抗体...
- 陈晓琴张佳娟傅强
- 关键词:献血前人全血
- 文献传递
- 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不合格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无偿献血筛查不合格结果,为降低献血不合格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无偿献血者初筛检查血红蛋白(H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ALT、梅毒抗体(TP)等,对ALT不合格人群分别按性别、献血形式、献血次数、年龄、体质量、献血季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22 362例无偿献血初筛者中,近两年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异常、HBsAg阳性、Hb不合格、TP阳性。其中ALT异常者6 534例,总发生率为5.34%,ALT异常在性别、献血次数、年龄、体质量、献血季度等因素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男性、初次、30~40岁、超重献血者应加强献血前征询和评估,同时对血液标本减少常温操作的时间,以降低献血不合格率。
- 孙杨霞陈晓琴张佳娟
-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筛查ALT不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