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邵玲
-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空气有毒物质在GESTIS物质数据库的职业接触限值现状
- 2024年
-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空气中无职业接触限值(OELs)的有毒物质在德国GESTIS物质数据库的限值现状,为我国制定相应有毒物质的OELs及完善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依据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筛选出GBZ/T 300.1-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部分:总则》中无OELs的空气有毒物质,并通过德国GESTIS物质数据库查询其他国家/地区相应OELs的情况。结果:在GBZ/T 300.1-2017的160个部分共333种(类)空气有毒物质中,筛选出48种(类)化学物质在GBZ 2.1-2019中尚未制定OELs。通过查询德国GESTIS物质数据库,发现在此48种(类)空气有毒物质中,35种(类)空气有毒物质有8小时职业接触限值和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4种(类)空气有毒物质只有8小时职业接触限值而无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9种(类)空气有毒物质未能检索出职业接触限值。此外,我国目前暂未发布三甲基一氯硅烷、三甲苯、异丙苯、氯乙烷、氯丙烷、二溴乙烷和苯乙酮等7种空气有毒物质的标准检测方法。结论:在制/修订GBZ 2.1-2019和GBZ/T 300系列标准过程中,可将德国GESTIS物质数据库最新公开发布的OELs作为一项参考依据。
- 郑水林胡骢黄邵玲肖湘阳罗磊
- 关键词:职业接触限值
- 1979-2018年长沙市慢性职业中毒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79-2018年长沙市职业病会诊记录,核对职业病个案卡片和国家职业病网报系统补遗。结果显示,1979-2018年长沙市共诊断慢性职业中毒463例,其中,男性256例(553%)、女性207例(447%),平均中毒工龄(142±80)年,轻度、中度、重度中毒分别占914%、 54%、 32%;中毒毒物前3位为苯(393%)、铬及其无机化合物(248%)、铅及其无机化合物(153%);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中毒人数最多(205例,443%);位列前三位中毒工种为操作工(255%)、油漆工(164%)和维修工(65%);1984-1999年中毒人数最多(370人,799%),之后呈下降趋势。提示长沙市慢性职业中毒曾十分严重,现已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应需重点加强专用化学品制造业、蓄电池制造业操作工苯、铅中毒的防治。
- 李继猛官玉红罗磊李娟萍杨凤熊元黄邵玲
- 关键词:慢性职业中毒发病特征
- 2016年长沙市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6年长沙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噪声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对长沙市2016年生产环境噪声强度监测结果、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并根据按用人单位特征(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工龄)对噪声专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长沙市在岗期间噪声作业专项检查共16 220例,其中1 784例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 B(高频听力损伤率11.0%),噪声聋24例,疑似噪声聋60例,职业禁忌证151例,生产环境噪声监测超标率23.03%;劳动者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高频听力损伤人数逐渐增加;男性噪声作业人员损伤率高于女性,中型企业高频听力损伤率最高。结论长沙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应加强金属制品、加工、汽车制造和设备制造等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加强中型、微型私有经济企业的接噪工龄长、年龄大、男性劳动者的个人防护。
- 黄邵玲金若刚许旭丹官玉红李继猛
- 关键词:噪声噪声聋
- 长沙市2013-2015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13-2015年长沙市新诊断职业病,确定主要的职业病病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发行业,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长沙市职业病新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长沙市共报告职业病新病例181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位居首位(50.38%,93/181),其次为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1.99%,76/181);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以噪声聋为主(91.40%,85/93)、主要分布于机械设备制造、采矿和金属加工制造业;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以矽肺为主(76.32%,58/76),主要分布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它采矿业;急性职业中毒主要为甲醇中毒。地区分布前三位为岳麓区、宁乡县、长沙县,分别为86例(47.51%)、43例(23.76%)、20例(11.05%)。主要分布在中、小型企业,两者共占93.92%。结论 2013-2015年长沙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甲醇、苯、铅等,应加强对机械设备制造、采矿、金属加工制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工作。
- 金若刚黄邵玲罗磊许旭丹官玉红
- 关键词:职业病尘肺噪声聋
- 长沙市2013至2015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与对策
- 目的:分析2013至2015年长沙市新诊断职业病数据,确定主要的职业病病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高发行业,为制定长沙市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3至2015年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职业...
- 金若刚黄邵玲罗磊官玉红李娟萍
- 关键词:职业病疾病防治发病特征
- 稳定高表达MT-1E基因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株的构建
- 2022年
- 目的成功构建高表达金属硫蛋白MT-1E基因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株。方法利用转染技术将测序鉴定后的质粒转染至HK-2细胞,使用嘌呤霉素筛选转染的HK-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记录,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对阴性对照细胞组和高表达MT-1E组进行MT-1E蛋白表达量鉴定。结果转染后的质粒测序结果包含MT-1E基因序列,嘌呤霉素筛选最小致死浓度为4μg/mL,高表达MT-1E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79±0.16,与阴性对照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9,P=0.016)。结论本研究完成高表达MT-1E基因的HK-2细胞株构建,可用于后续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
- 李莎罗磊黄邵玲李继猛熊艳艳朱雪芹谢颖
- 关键词: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金属硫蛋白质粒转染
- 某汽车部件制造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了解汽车部件制造行业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在岗期间听力水平变化特征。方法2017年1月至6月,对530名作业工人进行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利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实际接触噪声工龄与职业性听力损失之间的关联。结果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接触噪声工龄〈3年组作业工人500、1000、2000、3000、4000、6000Hz双耳平均听阈分别为20.15±3.60、18.80±3.43、18.54±3.38、19.10±4.03、20.32±6.79、23.48±8.92dB(A);接触噪声工龄3—10年组作业工人500、1000、2000、3000、4000、6000Hz双耳平均听阈分别为20.96±5.38、19.25±4.76、19.22±5.29、20.17±7.50、21.36±8.88、25.39±11.60dB(A);接触噪声工龄〉10年组作业工人500、1000、2000、3000、4000、6000Hz双耳平均听阈分别为20.18±3.67、18.34±3.60、18.36±4.25、18.49±4.41、20.32±9.24、22.50±9.57dB(A)。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噪声作业组相对于非噪声作业组工人听力损失的相对危险度RR值=4.38(P〈0.05)。结论汽车部件制造行业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存在听力损伤,接触噪声的实际工龄与作业工人听力损失具有相关性。
- 罗磊姜晋黄邵玲何俊李继猛
- 关键词:POISSON回归噪声作业纯音听阈测试听力损失
- 2006—2022年长沙市新发职业病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收集“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系统”中2006—2022年长沙市新发职业病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2006—2022年长沙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784例,其中以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18例)、职业性噪声聋(231例)和职业性化学中毒(86例)为主;尘肺中矽肺病例占76.79%,职业性化学中毒以硫化氢、甲醇、铅及其化合物、苯中毒较多见;去除安置病例,行业集中于设备制造、化工、采矿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小型企业病例数占88.14%。
- 黄邵玲刘艳李杰金若刚罗磊许旭丹李继猛李娟萍
- 关键词:职业病尘肺病噪声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