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园园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提取
  • 1篇多酚提取物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教学模式
  • 1篇鼠肝
  • 1篇四氯化碳
  • 1篇四氯化碳诱导
  • 1篇青钱柳
  • 1篇相色谱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肝
  • 1篇小鼠肝损伤
  • 1篇教学条件
  • 1篇抗氧化
  • 1篇苦丁茶

机构

  • 4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作者

  • 4篇胡园园
  • 3篇聂旭元
  • 2篇赵欣
  • 2篇王仲明
  • 1篇宋家乐
  • 1篇骞宇
  • 1篇李贵节
  • 1篇邓朝芳
  • 1篇李艳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广东茶业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苦丁茶多酚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本文研究苦丁茶多酚提取物(PEK)对小鼠肝损伤的改善效果。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采用苦丁茶多酚提取物(PEK)灌胃昆明小鼠,对小鼠的血清和肝组织的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EK中多酚物质的含量为71.3%。与模型组相比,PEK能够显著降低CCl4诱导肝损伤小鼠的肝指数和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提高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PEK还能够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含量(p<0.05)。病理学观察表明,PEK能够有效地降低CCl4造成肝组织形态不完整和肝细胞坏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验结果表明,PEK能够显著上调小鼠肝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Gu/Zn-SOD)、CAT、GSH-Px等抗氧化酶的mRNA表达和下调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α表达(p<0.05)。由此可见,PEK是一类具有肝损伤改善作用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赵欣李贵节胡园园易若琨宋家乐
关键词:苦丁茶多酚提取物肝损伤四氯化碳
苦荞中D-手性肌醇的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采用超声浸提法提取苦荞D-手性肌醇(DCI),通过高碘酸钠氧化法测定DCI含量,利用活性炭柱分离纯化苦荞粗提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粗提物和纯化产物的组成及含量。以VC、BHT为对照,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和总还原力的测定,评价对比苦荞DCI粗提物和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苦荞粗提物中D-手性肌醇的含量仅为0.129%,经活性炭柱纯化后,苦荞中D-手性肌醇的含量可以达到27.26%;苦荞DCI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且DCI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要明显强于DCI粗提物。
胡园园易若琨王仲明聂旭元骞宇赵欣
关键词:苦荞活性炭高效液相色谱法抗氧化
青钱柳茶叶中铅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微波消解法处理青钱柳茶叶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运用标准曲线法和单点标准加入法定量样品中铅的含量。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法样品空白加标回收率、全程加标回收率和部分过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8%、91.1%和96.8%,回收率满足分析检测要求;质控样品测定结果为1.30mg.kg-1,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整个实验全程可控,测定结果准确性高。标准曲线法测定青钱柳茶叶中铅的平均含量为1.342mg.kg-1;标准加入法测定平均含量为1.187mg.kg-1;经方差分析两组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不同的定量方法对青钱柳茶叶样品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聂旭元吴叶宽胡园园李丽李艳
关键词:标准加入法
化工与制药专业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
2017年
以做好本科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为准则,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完善实验课程考核机制三个方面促进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立足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发展与就业方向,制定出最优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制定出完善的实验课程考核机制。实践证明,通过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提高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仲明邓朝芳胡园园易若琨聂旭元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条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