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伟
-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温度、体重对斑石鲷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及昼夜节律变化被引量:15
- 2017年
- 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体重组((50.94±5.50)g、(103.61±10.48)g、(154.58±7.56)g、(194.56±14.56)g)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在3个不同温度(20、25和30℃)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斑石鲷耗氧率、排氨率的昼夜节律变化。研究表明,3个温度条件下斑石鲷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体重的增大而降低,斑石鲷白天平均耗氧率为(2.535±0.204)μg·(g·min)^(-1),夜间平均耗氧率为(2.531±0.064)μg·(g·min)^(-1),其耗氧率的昼夜差异不明显。白天平均排氨率为(0.104±0.007)μg·(g·min)^(-1),夜间平均排氨率为(0.083±0.007)μg·(g·min)^(-1),白天平均排氨率明显大于夜间。投喂饲料后斑石鲷耗氧率最高点出现在投喂饲料后1~3h,最低点出现在投喂饲料后19~23h,耗氧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排氨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温度升高使斑石鲷排氨率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
- 宋协法程亚伟邢道超彭磊翟介明李波董登攀
- 关键词:温度体重耗氧率排氨率昼夜节律
- 温度与盐度对云龙石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为了研究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温度(24、27、30和33℃)、盐度(15、20、25、30和33)对云龙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grouper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实验方法对OCR和AER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温度、盐度对云龙石斑鱼幼鱼OCR和AER影响均显著(P<0.05);当温度为24℃~33℃时,饱食状态下的OCR和AER分别比饥饿状态的提高30.29%~131.84%和131.82%~316.19%。饱食状态下,氧氮比(O∶N)、蛋白质供能比(PSR)、Q10(呼吸)、Q10(代泄)分别为12.54~20.18、27.74%~48.48%、1.21、1.60;而在饥饿状态下分别为25.77~35.90、19.49%~27.19%、1.87、3.41;当盐度为15~33时,饱食状态下OCR和AER分别比饥饿状态的提高100.41%~128.21%、182.19%~382.83%。饱食状态下,O∶N、PSR分别为13.32~20.72、39.47%~49.42%,而在饥饿状态下分别为29.18~30.98、22.59%~23.98%。研究表明,云龙石斑鱼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7℃,最适生长盐度为30~33。
- 邢道超宋协法彭磊程亚伟翟建明
- 关键词:温度盐度耗氧率排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