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
-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校长领导力在大学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 2024年
-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发展规划、校长领导力的内涵及其关系,然后分析了大学发展规划面临的问题,接着论述了大学校长在大学发展规划中的角色定位,最后从战略思维能力、规范责权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角色转换能力、崇高人格魅力五个方面说明了校长领导力在大学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 罗秋雪王康谭丽
- 关键词:校长领导力大学发展规划
- 地方应用型高校国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正处在改革转型中,校企合作是其改革的基本思路。但目前国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探讨的地方还有很多。基于此,本文旨在论述地方应用型高校国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谭丽
-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
- 革命老区高校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2023年
- 该研究旨在探讨在革命老区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思政素养,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以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通过分析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结合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现路径,有助于拓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和研究视野,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给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 谭丽
- 关键词:红色文化
- 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教育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转型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完美契合。转型后的高校英语教学,其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背景下,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谭丽
- 关键词:教育转型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
- 互联网时代民族典集翻译技巧分析——评《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
- 2021年
- 翻译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不同语言形式及文化内涵进行恰当转换,从而使不同的文学典籍及民族文化之间产生相互联系。互联网时代,接收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文化的多元性主导了受众对民族典籍选择的意义取向和价值取向。基于此,互联网时代下民族典籍的翻译工作不仅要遵循传统翻译规律,而且要将富有传播影响力的典籍史册内容寓于媒介载体之中,在时代的发展中体现典籍翻译和传播的力量,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 谭丽
- 关键词:翻译规律互联网时代典籍翻译翻译技巧
- 壮英童谣道德教育功能比较研究
- 2020年
- 童谣是针对儿童编写的歌谣,在儿童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壮族和英语民族均有着数量丰富的童谣,文章基于此,首先对壮英童谣做了简单的介绍,继而从道德教育功能的角度对壮英童谣做了对此,指出了二者道德教育功能的相同点,如亲情教育、品质教育、习惯教育、劳动教育,并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两个角度比较了壮英童谣的不同点。
- 谭丽
- 关键词:道德教育
- 来华留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整合可行性研究
- 2019年
-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把中国高校视作自己的留学目的院校。随着来华学习的留学生增多,应用型技术院校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吸引着大批留学生。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突破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越发重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多元化,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 谭丽
-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职业技能培训
- 汉语心理动词与其对应英译动词词义对比——以《汉语教程》为例
- 2017年
- 本文以杨奇洲主编的《汉语教程》第2版的汉语心理动词和其对应的英译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心理动词的英语释义情况,从词义宽窄、词义交叉和词义不对应等角度对汉语心理动词和其对应英译动词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异同点。
- 谭丽
- 关键词:词义
-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路径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一带一路”下的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既要能够引进来,又要强调走出去,秉持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还应当立足实际,加强开放式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外联动以及双向互济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为沿线各国的发展以及政策沟通、人才交流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策略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需求,还使国内高等职业院校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先对“一带一路”下的高职教育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国际合作,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 谭丽
- 关键词:高职教育
- 壮英童谣语言风格及修辞艺术的比较研究
- 2018年
- 壮语童谣是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壮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念。英语童谣则是西方国家行为习惯和文化心态的重要体现。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四个方面对壮英童谣语言风格展开对比,以期探讨不同童谣状态下的语言文化风貌。
- 谭丽
- 关键词:语言风格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