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
-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序贯性血液净化机治疗中毒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 2024年
- 目的:研究序贯性血液净化机治疗中毒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中毒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序贯性血液净化组和单种血液净化组,每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血液净化治疗下营养代谢指标、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MODS早期预测评分系统及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同时记录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7d后,序贯性血液净化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胱抑素A(PAB)以及总胆固醇(TC)高于单种血液净化组,谷丙转氨酶(ALT)和甘油三酯(TG)均低于单种血液净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4、4.474、13.22、2.035、51.358、2.195,P<0.05)。两组治疗7d后,钾离子(K+)及钠离子(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性血液净化组治疗7d后谷氨酸水平及谷氨酰胺水平高于单种血液净化组,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低于单种血液净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3、3.435、4.132,P<0.05)。序贯性血液净化组治疗7d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低于单种血液净化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单种血液净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8、4.481、7.421,P<0.05),血液净化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种血液净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P<0.05)。结论: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相比于单种血液净化治疗,在中毒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可更好的促进调节机体营养代谢指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康复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缩短了ICU住院时间。
- 徐静赵敏姜薇薇于蕾肖克来提·霍加合买提
- 关键词:中毒序贯性血液净化营养代谢肠道屏障功能
- 浅谈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5%~2.0%,跗骨骨折的 60%,该病人多为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多因高处坠落,足跟遭受撞击所致.是以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淤斑明显,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为主要表现....
- 于蕾徐玉仙
- 关键词:跟骨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1 588例。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水平;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来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PCT、CRP、ESR、WBC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为16例(50.00%),其次为粪肠球菌8例(25.00%)、大肠埃希菌6例(18.75%)、阴沟肠杆菌2例(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在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是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为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以上因素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 于蕾李萌姣倪冬贝杨毅
- 关键词: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 重症监护病区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现阶段,全球性健康问题就包括失禁相关性皮炎,其也属于发生压疮的一个风险因素。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高发人群就是重症监护病区的病人,因此,重症监护病区的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该问题,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本文从和压力性损伤的鉴别、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重症监护病区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和严重程度的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是为了给有关重症监护病区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于蕾
- 36例胸椎骨折合并双下肢截瘫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我院36例胸椎骨折合并双下肢截瘫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探讨脊柱骨折合并双下肢截瘫的内固定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胸椎骨折合并双下肢截瘫的患者36名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心理以及病情的变化,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患者无一例出现重大并发症,术后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以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对于胸椎骨折合并双下肢截瘫的患者术后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曾安娜徐玉仙于蕾米娜娃尔.司马义
- 关键词:胸椎骨折截瘫术后护理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与T细胞亚群改变及预后
- 2024年
-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SP)者病原菌分布特点、T淋巴亚群改变及预后分析。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炎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将其分为SP组与非SP(NSP)组,统计其临床资料、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以及患者28 d死亡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SP组患者平均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意识障碍发生率均高于N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卒中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SP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88.24%(60/68),革兰阳性菌占比11.76%(8/68);检出率最高的三种病原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47.06%,32/68)、铜绿假单胞菌(14.71%,10/68)及肺炎雷克伯菌(13.24%,9/68)。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的灵敏性较高,对庆大霉素及喹诺酮类抗菌素相对灵敏,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的灵敏性最高。SP组患者CD3^(+)、CD4^(+)以及CD4^(+)/CD8^(+)水平低于存活组,CD8^(+)高于N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组28 d死亡率为45.71%(32/70),高于NSP组的6.25%(5/80)(χ^(2)=31.290;P<0.05)。死亡者CD3^(+)、CD4^(+)以及CD4^(+)/CD8^(+)水平低于存活组,CD8^(+)高于存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SP将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年龄、NIHSS评分、合并CODP及意识障碍可能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一般肺炎向SP发展的相关因素,且免疫失衡还可能参与缺血性脑卒中SP发生相关机制,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 于蕾姜薇薇李吉明
- 关键词:重症肺炎病原菌T淋巴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