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红
- 作品数:35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包括: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和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所述制备方案是:制备纳米金溶液,制备活化的玻碳电极,制备氧化石墨烯/硫堇/...
- 梅丽傅小红尚书勇徐坤张强淳丹陈林雷怡
- 多层自组装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
- 2017年
- 利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纳米金/辣根过氧化物酶自组装构建传感界面,采用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该方法放大了检测信号,可以快速、灵敏地实现对过氧化氢的测定.过氧化氢线性范围为0.02~0.997μmol/L,线性为I=50.207 lgC+176.41μA,相关系数R^2=0.9953,pH最优条件为6.5.
- 傅小红刘婷徐坤路静徐小兵
- 关键词:过氧化氢传感器辣根过氧化物酶
- 磁性碳纳米管修饰POD-GOD双酶系统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自组装的方式将过氧化物酶(POD)和葡萄糖氧化酶(GOD)组成的双酶修饰到戊二醛(CA)/壳聚糖(CS)/Fe_3O_4-MWNTs复合材料的两种不同规格玻碳电极表面,形成POD-GOD/CA/CS/Fe_3O_4-MWNTs生物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两种规格的生物传感器进行表征,并对其制备条件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Fe_3O_4的磁性和碳纳米管较好的导电性以及传感器较大的比表面积大大地改善了双酶(POD-GOD)的生物活性。在最优条件下(t=28℃,pH=6.0),电极表面直径为1mm和5mm的生物传感器在葡萄糖浓度分别在3.33×10^(-10)~3.32×10^(-9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测限为1.67×10^(-10 )mol/L。
- 常波常波王敏傅小红徐坤傅小红
- 关键词:碳纳米管
- 校本培训在四川省中学新课改师资培训中的实效性调查研究
- 2014年
- 对"校本培训"在四川省中学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校本培训"在四川省中学普遍存在认知与管理不到位,培训方式欠妥,培训内容的操作性、专业化程度不高,实效性较差等问题。可通过强化对管理者的培训,建立监督、激励机制,加强校际间合作,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 叶峻黄荣刘玉容傅小红王容唐丹
- 关键词: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效性
- 一种微波合成聚醚醚酮粉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合成聚醚醚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分别称取4,4,‑二氟二苯甲酮、对苯二酚、无水碳酸镁及碳酸钙,投入到装有冷凝回流管、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及高纯氮气的多口烧瓶内;向多口烧瓶内逐步加入2.5~...
- 杨敏侯天武李仲辉张小玲尚书勇邓国伟傅小红杜琳陈聪地
- 文献传递
- 分光光度法测定火棘提取物中的总黄酮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火棘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法及AlCl3分光光度法测定火棘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异较大。亚硝酸钠-硝酸铝分光光度法干扰严重,测定的结果偏高。结论采用AlCl3分光光度法的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合理,适合火棘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黄荣傅小红常波
- 关键词:火棘总黄酮
-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过氧化氢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过氧化氢在致癌、加速衰老或诱发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稳定的方法来测定过氧化氢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文章综述了在有酶和无酶对比条件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及作用原理。
- 刘婷路静魏敏徐坤尚书勇傅小红
- 关键词:过氧化氢传感器
-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银‑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复合材料制备传感器,利用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检测,实验所采用纳米...
- 傅小红徐坤郭柯宇刘先科卿三琳雷怡尚书勇梅丽常波张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锰酸镍材料检测猪瘟病毒免疫传感器制备及应用方法
- 一种锰酸镍材料检测猪瘟病毒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①.打磨清洗玻碳电极;步骤②.电极活化;步骤③.将碳纳米管/锰酸镍纳米复合材料滴涂于经过活化后的玻碳电极表面,至玻碳电极表面形成固体薄膜;步骤④.将纳米金溶...
- 傅小红杨敏钟思琦张琴梅丽尚书勇
- 文献传递
- 化妆品及其原料中有毒残留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介绍了化妆品及其原料中有毒物质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对有毒物质的检验现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化妆品和原料中有毒残留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二烷、亚硝胺化合物、双酚类和烷基酚类化合物、丙烯酰胺、残留溶剂的危害和检测方法;并讨论了国内近几年对上述有毒残留物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最后提出了在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黄荣叶峻傅小红
- 关键词: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