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雅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语气
  • 2篇语音
  • 2篇语音特点
  • 2篇战国
  • 2篇出土
  • 2篇出土战国文献
  • 1篇代词
  • 1篇疑问代词
  • 1篇音系
  • 1篇语气词
  • 1篇语气副词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功能
  • 1篇客家话
  • 1篇副词
  • 1篇复音
  • 1篇辨析
  • 1篇出土文献

机构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健雅
  • 2篇彭伟明

传媒

  • 3篇钦州学院学报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 1篇现代语文(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国语》中的“乎”被引量:1
2016年
"乎"是《国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之一。《国语》中的"乎"共出现362次,"乎"主要用作语气词,依所处位置分两种情况:其一是句末语气词;其二是句中语气词。其中又以位于疑问句末和反问句末充当疑问语气词为最主要用法。
张健雅
关键词:语气词
出土战国文献语气副词辨析——以“尚毋”“苟毋”为例
2018年
传世先秦古书中有两个表示祈求、希望语气的副词,它们分别是"尚无""苟无",历来学者对两者用法与异同语焉不详。出土与传世的战国文献资料显示,表示希望语气的副词及副词性结构,在书信类简牍中习惯用"苟得毋""得毋""毋"等,而卜筮类简牍则一律用"尚母(毋)""尚""尚……母(毋)"等。其中"尚毋"主要用于祈使句,而"苟毋"则用于测度问句。
彭伟明张健雅
关键词:出土战国文献语气副词
廉江塘蓬客家话音系及语音特点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从声、韵、调三个方面描述了廉江塘蓬客家话的语音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塘蓬客家话的语音特点。
张健雅
关键词:音系语音特点
廉江青平客话语音特点及其与塘蓬客话的差异比较
2017年
描写廉江青平客家话(客话)的音系及语音特点,并将其与邻镇塘蓬客家话(客话)进行比较,发现两处客话语音一致性比较高,其语音差异主要表现为:青平客话大部分古心、生母字和少部分邪从崇澄禅船书母字读清边擦音,而塘蓬客话则一律读擦音s;青平客话没有舌尖前元音,凡塘蓬客话遇、蟹、止摄字读的,青平一律读i。
张健雅
关键词:语音
出土战国文献中复音疑问代词的语义功能
2019年
出土战国文献复音疑问代词有9个,即"何如""何若""奚如""奚若""如何""如之何""如台""几何"及"奈何"。基于出土文献穷尽统计频率对复音词进行了重新界定。该时期复音疑问代词语义功能相对单一,主要集中于询问情状、询问方式及询问度量,部分复音疑问词已具备非疑问功能。
彭伟明张健雅
关键词:出土文献疑问代词语义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