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贵楠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传输
  • 2篇信源
  • 2篇信源编码
  • 2篇压缩感知
  • 2篇源编码
  • 2篇感知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王智
  • 2篇吴连涛
  • 2篇孙鹏
  • 2篇李贵楠

传媒

  • 1篇通信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双层压缩感知的有损无线链路稀疏信号传输被引量:9
2017年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低质量的无线链路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基于WSN监测信号普遍具有的稀疏特性,提出了基于双层压缩感知(double process of compressive sensing)的有损无线链路稀疏信号传输架构,探索低质量无线链路下实时、高精度和高能效的稀疏信号传输方法。首先,将稀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随机分组丢失现象建模为压缩感知的线性降维观测过程(被动CS过程)。然后,针对WSN为提高传输效率而采用的长数据分组,数据发送前在发送端引入线性随机降维投影——简易的信源编码操作(主动CS过程),避免块状数据丢失的发生。最后,接收端根据收到的有损数据利用压缩感知的方法重构原始信号。进一步根据压缩感知重构和无线通信的相关原理,推导出允许使用的发送端最小压缩率和最大分组长度。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准确传输,还能减小发送数据量,降低传输时延和节点能耗。
孙鹏李贵楠吴连涛王智
关键词:压缩感知信源编码
基于双层压缩感知的有损无线链路稀疏信号传输
在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低质量的无线链路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基于WSN监测信号普遍具有的稀疏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双层压缩感知(Double Process of Compressive Sensing...
孙鹏李贵楠吴连涛王智
关键词:压缩感知信源编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