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宗亮
-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ICESat数字高程数据的南极以及格林兰冰盖流域分割
- 南极和格林兰冰盖的物质平衡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极区冰盖研究中把南极冰盖划分为南极半岛、西南极和东南极三个部分,把格林兰冰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划分方法已经不适合更精细定量冰盖研究的需要。本文基于GL...
- 杜宗亮陆洋史红岭涂弋朱传东高春春
- 基于ICESat块域分析法探测2003~2008年南极冰盖质量变化被引量:24
- 2011年
- 利用2003~2008年间的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数据,通过块域交叉点分析提取南极大陆冰盖表面高程变化信息,同时探讨了卫星激光测高不同任务间的系统偏差,结合冰盖地表粒雪密度模型探测南极大陆冰盖质量变化,并对其原因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南极大陆冰盖高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年周期信号,平均周年振幅为2.21cm.在南极大陆的边缘,存在着明显的消融和增长,尤其是在西南极阿蒙森海湾附近的冰川和南极半岛.利用目前常用的三种不同的冰后回弹模型,计算得到南极大陆冰盖整体平均质量变化趋势约为要—82~—73Gt/yr.在由ICESat高度变化到质量变化过程中,冰盖地表粒雪密度和冰后回弹模型的不确定性是影响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
- 史红岭陆洋杜宗亮贾路路张子占周春霞
- 关键词:ICESAT南极冰盖
- 时变重力模型及其在南极冰盖质量变化中的应用
- 作为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最大的冰盖,南极已成为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等相关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南极冰盖质量变化不仅对研究全球海平面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与全球水循环、海洋温盐变化、大洋环流和大气...
- 涂弋陆洋史红岭杜宗亮高春春朱传东
- 基于GRACE数据的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基于GRACE得到的时变地球重力场数据反演了格陵兰冰盖2002~2011年期间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格陵兰冰盖2002~2011年的年消融总量为188±10km3/a,2002年以来冰盖整体的消融速率呈现出增加趋势;冰盖的消融区域主要集中在冰盖的东南部和西北部;自2008年以来,冰盖东南部的消融速率虽然有所放缓,但消融速率仍然维持在55±7km3/a;冰盖西北部的消融速率仍在增加,2008年以后达到了48±6km3/a。
- 朱传东陆洋史红岭张子占杜宗亮涂弋高春春
- 关键词:GRACE时变重力场格陵兰冰盖冰川消融
- 基于星载激光测高估计南极冰盖高程变化被引量:5
- 2015年
- 利用NSIDC公布的ICESat运行期间的19个任务期的观测数据,采用重复轨迹分析方法估计近年来南极冰盖高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南极大陆冰盖整体上呈现消融趋势,基于不同的GIA模型和ICESat激光测高数据的南极大陆冰盖高程变化的趋势约为-1.17^-1cm/a。
- 史红岭陆洋朱传东高春春杜宗亮
- 关键词:南极冰盖高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