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噪声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低频噪声
  • 1篇低噪
  • 1篇多孔板
  • 1篇信号
  • 1篇有源降噪
  • 1篇噪声主动控制
  • 1篇通风机
  • 1篇头枕
  • 1篇气泡
  • 1篇气液两相流
  • 1篇误差信号
  • 1篇消声
  • 1篇消声量
  • 1篇消声器
  • 1篇两相流
  • 1篇流型

机构

  • 4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刘媛
  • 3篇彭安
  • 2篇吴恒亮
  • 1篇吕俊复
  • 1篇马有福
  • 1篇徐贝贝
  • 1篇彭杰伟
  • 1篇吴恒亮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噪声主动控制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噪声主动控制设备,包括筒体、吸声芯体、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作动器和控制装置。吸声芯体安装在筒体的内侧。第一传感器位于吸声芯体的一端,第一传感器能够检测初级噪声信号。作动器和第二传感器位于吸声芯体的另一端...
彭安吴恒亮范文焜杨明月刘媛
文献传递
一种通风机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机消声器,用于设置在风机房内,风机房包括通风机、百叶窗、顶板和底板,百叶窗设置在风机房的远离通风机的侧壁上,通风机消声器包括至少三个平行间隔地设置在通风机和百叶窗之间并由通风机向百叶窗的方向延伸的...
刘媛徐贝贝王毅娜董佳欢王烨
文献传递
水平管内多孔板后的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被引量:4
2017年
多孔板后是否形成均匀分散的泡状流流型是影响多孔板废气吸收装置吸收效果的关键因素。以空气和水作为两相介质,对气液两相混合物在水平管内流经多孔板后形成的流型进行实验。通过孔径分别为2、3、4、5 mm的4只多孔板在内径98.5 mm水平有机玻璃管内的可视化流动及高速摄像,研究了孔径大小、气相流量变化及液相流量变化对多孔板后流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水平管内插入多孔板后,分层/塞状流转变边界向液相流量增大方向推移,塞状/泡状流转变边界向液相流量减小方向推移;随气相流量减小或液相流量增大,多孔板后流型趋于形成泡状流;孔径大小对多孔板后流型具有重要影响,减小孔径使塞状/泡状流转变边界移向更大气相流量和更小液相流量,即形成泡状流的两相流量范围增大;随孔径减小,孔板后流型趋于由分层流直接过渡至泡状流,塞状流趋于消失。为保证多孔板吸收装置的良好流型和吸收效果,建议多孔板孔径不大于3 mm。
彭杰伟马有福吴恒亮吕俊复刘媛彭安焦乾峰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气泡流型可视化实验
有源降噪头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降噪头枕,其包括头枕主体和噪声控制系统。噪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扬声器、第二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第一传感器能够检测环境噪声。扬声器能够产生用于至少部分地抵消环境噪声的控制声波。第二传感器能够检测校正...
彭安吴恒亮范文焜杨明月刘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