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彦龙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蒸气爆炸
  • 3篇汽油
  • 2篇燃烧
  • 2篇温度
  • 2篇甲醇汽油
  • 1篇乙醇汽油
  • 1篇滞后时间
  • 1篇体积
  • 1篇体积分数
  • 1篇湍流
  • 1篇燃烧特性
  • 1篇混合物
  • 1篇积分
  • 1篇甲烷
  • 1篇安全工程
  • 1篇

机构

  • 5篇中北大学

作者

  • 5篇孙彦龙
  • 4篇谭迎新
  • 1篇胡双启
  • 1篇胡立双
  • 1篇王嘉辉

传媒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甲醇汽油混合物爆炸下限测试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评估甲醇汽油燃爆危险特性,补充完善甲醇汽油的技术指标,采用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测试研究不同组成甲醇汽油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并分析甲醇体积分数、初始温度对甲醇汽油爆炸下限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汽油混合物的爆炸下限随甲醇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升高,从M0的1.129%升高到M100的6.523%;随着初始温度从25℃升高至100℃,M50,M85甲醇汽油的爆炸下限均呈下降趋势,且甲醇体积分数越大,下降趋势越明显,但是M15甲醇汽油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受温度的影响却很小;不同的样品计量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爆炸极限测试结果,一般采用样品分压计量,测得的爆炸极限更准确;采用样品体积计量,测得的爆炸上下限均偏高。
孙彦龙谭迎新谢溢月栗继伟
关键词:甲醇汽油温度体积分数蒸气爆炸
湍流状态下甲烷爆炸极限的测试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为探索空气与甲烷气体混合物在流动状态下的爆炸特性,采用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对比研究甲烷在宏观静止状态和不同湍流强度下的爆炸极限。通过测试容器内置搅拌转子转速表征混合气体的湍流强度,并利用兰金组合涡模型分析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与其湍流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宏观静止状态下甲烷爆炸范围为5.077%~15.433%;当搅拌子转速从0增大到1200rad/s时,甲烷爆炸下限上升为5.484%,爆炸上限降低为15.086%。
谢溢月谭迎新孙彦龙
关键词:甲烷湍流
锰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G-G恒温炉分别测试了分散压力、质量浓度及惰性粉体对锰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着火温度随分散压力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得到分散压力为0.05 MPa时最有利于锰粉尘云的燃烧,对应的最低着火温度为496℃。最低着火温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测得最敏感浓度为2.272 g/L,对应的最低着火温度值最小为466℃。采用新的方法,通过改变惰性粉体的粒度来研究对最小点火能影响可以发现:最低着火温度随二氧化硅粒度的减小而升高;粒度一定质量浓度越大对锰粉尘云的燃烧抑制效果越明显。
叶亚明胡双启胡立双孙彦龙王嘉辉岳继伟
关键词:燃烧
不同比例甲醇汽油的自燃温度测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评估甲醇汽油在生产、存储、运输、使用等过程中的燃烧爆炸危险特性,采用AIT551自燃温度测试仪测试研究用93号汽油和甲醇(其中添加剂体积分数为8%)配制的不同比例甲醇汽油样品的自燃温度,并分析样品浓度、甲醇体积分数对甲醇汽油的自燃温度及滞后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甲醇体积分数的增大,M15~M100甲醇汽油的自燃点升高,且自燃点升高的速率依次减小;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样品体积为50~300μL),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大,M15甲醇汽油的自燃温度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当样品体积为150μL时,自燃温度达到最小值375℃;甲醇体积分数越大,甲醇汽油发生自燃的滞后时间越长,样品浓度对M15甲醇汽油发生自燃的滞后时间的影响较小。
孙彦龙谭迎新谢溢月栗继伟
关键词:甲醇汽油滞后时间燃烧特性蒸气爆炸
乙醇汽油自燃温度及爆炸极限测试被引量:2
2017年
为评估不同标号乙醇汽油(E10)的燃爆危险特性,补充完善乙醇汽油的技术指标,首次采用AIT551自燃温度测试仪和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测试了E10的自燃温度和爆炸极限,并分析了温度对乙醇汽油爆炸极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90号、93号、97号E10自燃温度分别为373℃、339℃、373℃,对应着火延迟时间为8 s、9 s、8s;90号、93号、97号E10的爆炸范围分别为1.223%~8.292%、1.343%~8.893%、1.294%~8.546%;温度从20℃升高至120℃,93号E10的爆炸范围从1.491%~8.765%变宽至1.318%~9.103%,即E10蒸气爆炸极限范围随温度升高而变宽;推导了测量E10蒸气爆炸极限时待测样品量预估计的公式。
谢溢月谭迎新孙彦龙
关键词:安全工程乙醇汽油温度蒸气爆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