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真真

作品数:22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病理
  • 5篇肿瘤
  • 4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 3篇癌组织
  • 3篇病理分析
  • 2篇肉瘤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突变
  • 2篇染色
  • 2篇胃癌
  • 2篇细胞癌
  • 2篇细胞瘤
  • 2篇腺泡
  • 2篇基因
  • 2篇肺癌

机构

  • 2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武警陕西总队...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21篇李真真
  • 9篇李文生
  • 7篇马钰
  • 5篇王建华
  • 5篇雷建园
  • 4篇张涛
  • 4篇毛智军
  • 4篇普彦淞
  • 4篇房国栋
  • 3篇陈琳
  • 3篇郭华
  • 3篇刘栋
  • 3篇齐宗利
  • 2篇王九菊
  • 2篇白旭升
  • 1篇时亮
  • 1篇郭嘉宁
  • 1篇刘慧通
  • 1篇张海祥
  • 1篇魏绪仓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国际遗传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动态容积CT胰腺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探讨多层容积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术前分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探讨其在胰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的灌注图像,分别利用最大斜率法及Patlak法获得动脉血流量(artery blood flow,AF)、等效血容量(equivalent blood volume, Equiv BV)及血流萃取(blood flow extraction,FE)值,比较低分化及高分化胰腺癌灌注值之间的差异,运用ROC曲线评估AF值及Equiv BV值的诊断效能;另对40例胰腺癌标本进行PFKFB3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胰腺癌灌注参数与PFKFB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低分化胰腺癌组织AF值、Equiv BV值低于高分化胰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值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F值对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预测效能较高,AUC为0.715,临界值46.88 mL/(min·100 mL),敏感性77.0%,特异性86.0%;PFKFB3表达与AF及Equiv BV值呈负相关(r=-0.744,P=0.00 <0.05;r=-0.518,P=0.028 <0.05),与FE值没有相关性(r=0.066,P=0.082> 0.05)。结论:640层容积CT灌注成像可以用于胰腺癌术前分化程度的初步预测,并有望用于PFKFB3靶点的药物疗效观察。
李真真黄明刚冯永恒吕长磊安改丽马钰许兵强寇明清陈小龙
关键词:灌注成像胰腺癌功能影像分化程度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患者156例(实验组)和同期查体的健康人群82例(对照组),通过凝集实验检测两组指端末梢新鲜全血TAP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判断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患者TAP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灵敏度69.9%,特异度84.1%。阳性预测值89.34%,阴性预测值59.48%。阳性似然比4.407。TAP与性别、肿瘤的部位、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无明显关系(P均>0.05),然而与年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6、0.006)。5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胃癌患者TAP的凝聚面积显著大于无转移患者(P<0.001)。结论:TAP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还可用于监测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情况。
毛智军王建华宋斌普彦淞张涛刘栋李真真龙延滨
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术联合生物补片盆底重建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对行腹腔镜辅助腹会阴联合切除(APR)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采用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联合生物补片重建盆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同时行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一期乳头成形和生物补片盆底重建的病例15例(试验组),以及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和未行盆底腹膜重建的病例5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在造口手术所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发生术后肠梗阻与造口并发症共17例(肠梗阻6例,造口附近皮肤溃疡3例,造口黏膜脱垂2例,造口回缩1例,造口狭窄1例,造口旁疝4例),试验组发生术后肠梗阻和造口相关并发症共3例(肠梗阻、造口溃疡、造口狭窄各1例)。对照组术后肠梗阻和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数量明显超过试验组(P<0.05),且试验组无一例发生补片排异反应。结论: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一期乳头成形联合盆底生物补片重建术在腹腔镜辅助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PR)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和造口相关并发症更低,是更加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普彦淞刘栋毛智军王建华张涛李真真雷雨
关键词:腹会阴联合切除造口旁疝
细胞块技术联合免疫组化在涎腺肿瘤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细胞块技术联合免疫组化在涎腺肿瘤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2年8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治的65例FNA活检诊断为涎腺肿瘤的病例,分析其细胞病理学特征。对相应细胞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特殊染色,并通过对比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评估FNA涂片与细胞块联合应用的准确性。结果65例涎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54例(包括多形性腺瘤31例、基底细胞腺瘤10例、腺淋巴瘤10例、神经纤维瘤3例、腺泡细胞癌1例),恶性肿瘤11例(包括腺样囊性癌2例、淋巴瘤4例、低分化腺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在良性肿瘤的诊断中,FNA涂片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47/54),而FNA涂片结合细胞块技术的联合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3%(52/54);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FNA涂片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2.7%(8/11),联合细胞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9%(10/11);FNA涂片的分型诊断准确率为58.5%(38/65),而FNA涂片结合细胞块的联合分型诊断准确率为90.8%(59/65)。结论FNA联合细胞块技术能显著提高涎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细胞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对涎腺肿瘤的组织分型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接近术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张巍雷建园陈洁李真真李文生
关键词:涎腺细针穿刺腺泡细胞癌多形性腺瘤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分析
郭华齐宗利李真真房国栋李文生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ALK/ROS1基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三种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患者NSCLC组织标本146例,采用过柱法提取DNA和RNA,突变检测采用RT-PCR法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结果EGFR/ALK/ROS1三联检的突变频率为41.8%(61/146),明显高于单基因检测突变率:EGFR (33.6%,49/146),ALK(6.8%,10/146)和ROS1(2.7%,4/146)。EGFR的不同突变类型的检出率如下:19Del 52.9%(27/51),L858R41.2%(21/51),G719X,L861Q5.9%(3/51);其中还检出四例双突变标本:19Del+L858R(1例),19Del+G719X,L861Q(1例),ALK+19Del(1例),ROS1+L858R(1例)。EGFR/ALK/ROS1阳性标本中女性(56.7%,30/53)明显高于男性(33.3%,31/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6,P=0.006),肺腺癌(47.9%,58/121)明显高于鳞癌(4.8%,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3,P=0.000)。不同来源组织突变检出率为: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41.0%(32/78),细针穿刺活检及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等标本43.4%(23/53),胸腔积液标本40.0%(6/1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SCLC基因突变中:EGFR/ALK/ROS1三联检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EGFR,ALK和ROS1单基因检测。EGFR常见突变基因为19Ex Del和21Ex L858R。女性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EGFR/ALK/ROS1的联合检测可一次获得更多基因突变信息,为靶向用药提供更多选择,尤其是对于临床稀有标本意义更大。
郭华齐宗利张海祥李真真房国栋李文生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免疫组化检测BRAF 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研究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Ventana immunohistochemistry,Ventana IHC)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PTC)BRAF V600E突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分析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方法检测的一致性。方法用Ventana IHC法检测172例PTC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蛋白的表达,将结果与同一组织的qPCR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使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entana IHC法检测出149例突变蛋白表达,qPCR法检测出148例突变型。IHC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32%(147/148)和91.67%(22/24),与qPCR检测的一致率为98.26%,一致性较好(P<0.001)。结论Ventana IHC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于qPCR法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和符合率,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具有在PTC病理诊断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常晨房国栋雷建园李真真李文生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
多发性骨髓瘤伴结晶体储存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
2020年
患者男性,47岁,因肋骨骨折入院。尿蛋白(+++)、尿潜血(+)、肌酐240μmol/L,提示肾功能异常,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IgA肾病(Ⅲ级);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个月后,患者因腹泻再次入院,PCT 0.89 ng/mL、Hb 38 g/L、血清Igκ5240 mg/L(正常值:6.7~22.4 mg/L),提示重度贫血伴急性胃肠炎。随后肌酐347.03μmol/L及真菌检测G实验273.9 pg/mL持续升高,肾衰及肺部感染加重。
王九菊王九菊李真真魏绪仓连小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病例报道
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RO)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7例肾嗜酸细胞瘤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与同期诊断的14例嗜酸型嫌色细胞癌(eosinophilic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eChRCC)、27例嗜酸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比较。结果7例RO肿瘤组织主要呈实性片状、巢团状、岛状结构排列,部分病例可见肿瘤中央形成放射状硬化区域(3/7),3/7见小细胞型肿瘤细胞,5/7灶状肿瘤细胞见怪异型核;肿瘤组织边界清楚,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所有病例均CK、CD117阳性和RCC、vimentin阴性,部分(CD10弱阳性2/7),CK7(3/7,1例局灶,2例散在点状)阳性;特殊染色显示胶体铁均阴性表达。结论RO为良性肾肿瘤,其具有特征性镜下排列结构及细胞学特点,联合应用CK、CD117,CK,RCC、CD10、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胶体铁特殊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张巍李真真陈洁刘慧通
关键词:嗜酸细胞瘤肾肿瘤嫌色细胞癌
CBL教学法结合微信小程序在病理住培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临床医疗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医疗工作流程中负责重要的诊断环节。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病理医师的重要渠道,与医学院校的病理学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医学院校病理学教学是以基础教学为目的,旨在为临床医师或病理医师打下病理学基础,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则是以培养病理诊断医师为目标,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是其培训的重点。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案例为基础,引导并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的一种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院校临床学科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微信小程序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手机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平台已逐渐改变学员的学习方式。该文结合本基地实践经验,主要探讨将“CBL教学法与微信小程序相结合”在临床病理基地住培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并进行简要的总结与分析。
马钰李真真白旭升张巍李文生
关键词:病理学CBL教学法教学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