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 作品数:36 被引量:15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应用MRI图像测量胫骨结节至后交叉韧带距离对髌股关节不稳的诊治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胫骨结节-滑车沟(TT-TG)距离对髌股关节不稳(PI)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但影响其测量结果的因素多。胫骨结节-后十字韧带(TT-PCL)距离在测量的准确性方面具有优势。目的:在MRI图像上测量胫骨结节-后交叉韧带(TT-PCL)距离,了解其对PI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其和TT-TG距离的异同。方法:应用CT及MRI图像测量观察组、对照组及术后组各120例患者的TT-TG值及TT-PCL值。比较3组所测结果在两名检查员内与检查员间的一致性,比较3组间TT-PCL距离的统计学差异。与TT-TG距离相比,评估TT-PCL距离对PI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间TT-PCL距离在检查员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844、0.913和0.866。3组间TT-PCL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0,P<0.001)。TT-PCL距离以20.4 mm为阈值诊断PI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661、0.699、0.668。结论:TT-TG距离和TT-PCL距离具有良好的检查员间一致性。通过MRI测量的TT-PCL距离是确定胫骨结节横向位移的可靠方法,对诊断PI及术后效果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郭瑞 吴广巍 许建 张梦琪 郭华 刘烁 王志刚关键词:髌股关节不稳 一种医疗机械用康复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疗机械用康复架,包括架体,架体内腔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垫,架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扶杆,扶杆上固定套装有软套,扶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下滑杆,下滑杆上活动套装有被动装置,被动装置的顶端与... 郭瑞 吉喆 张浩沙强 宁凯 王雷 安伟 李坤 王志刚 夏燕文献传递 胫骨结节-后十字韧带距离定位髌股关节不稳患者胫骨结节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背景:在髌股关节不稳患者中,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TT-TG)是指导临床行胫骨结节内移术的标准。然而,TT-TG距离没有准确的描述胫骨结节外移的程度。目的目的:研究定位髌股关节不稳患者胫骨结节位置的新方法—胫骨结节-后十字韧带距离(TT-PCL)的应用价值,并比较其和TT-TG距离的优缺点。方法方法:应用CT及MRI分析20例髌股关节不稳患者和20例无脱位患者的TT-TG值及TT-PCL值。将TT-PCL距离定义为胫骨结节中点与后十字韧带内侧边界之间的距离。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TT-PCL距离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结果:TT-TG距离和TT-PCL距离对诊断髌股关节不稳具有重要意义。对照组TT-TG距离(13.025±4.084) mm和观察组TT-TG距离(18.405±2.786)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6,P<0.001)。对照组TT-PCL距离(17.965±3.727) mm和观察组TT-PCL距离(21.995±4.568)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7,P<0.001)。结论结论:TT-TG距离和TT-PCL距离对诊断髌股关节不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MRI测量TT-PCL距离的方法,可用来评价胫骨结节相对外移程度,为临床上胫骨结节内移提供参考依据。 郭瑞 刘烁 郭华 吴广巍 郭栋 李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miR-181c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来源的miR-181c对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大鼠BMSC,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90、CD45及CD34表达。根据转染物质的不同分为Control组(未处理)、miR-181c组(转染miR-181c mimc质粒)及miR-NC组(转染miR-NC质粒)。提取外泌体,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构建SCI大鼠模型,造模后1 h,SCI+外泌体组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来源的外泌体;SCI+miR-181c组大鼠尾静脉注射转染miR-181c mimic的BMSC来源的外泌体;SCI+miR-NC组大鼠尾静脉注射转染miR-NC的BMSC来源的外泌体;Sham组、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处理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采用行为学评分(BBB)评估大鼠的运动功能,TUNEL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脊髓组织、外泌体中miR-181c,脊髓组织中TNF-α、IL-1β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Cleaved半胱胺酸蛋白酶第三型(Caspase 3)、Caspase 3、Bcl关联X蛋白(Bax)及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蛋白,BMSC、外泌体中CD9、CD63表达水平。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BMSC来源的外泌体呈类圆形,直径约50~100 nm。Control组与miR-NC组外泌体中miR-181c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7,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81c组外泌体miR-181c表达水平升高(1.03±0.21 vs 0.34±0.04)(t=7.813,P<0.05)。与SCI组比较,SCI+外泌体组脊髓组织miR-181c表达水平升高(0.42±0.06 vs 0.23±0.03)(t=9.500,P<0.05)。与SCI+miR-NC组比较,SCI+miR-181c组脊髓组织miR-181c表达水平升高(0.22±0.03 vs 1.32±0.13)(t=18.440,P<0.05)。SCI+miR-181c组大鼠BBB评分高于SCI+miR-NC组(t=18.440,P<0.05)。SCI+外泌体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和脊髓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均� 许建 郭瑞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脊髓损伤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髌骨不稳的研究回顾 被引量:3 2018年 髌骨不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造成髌骨不稳的原因较多,且有多种方案治疗髌骨不稳,如胫骨结节止点内移、外侧髌韧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股骨滑车成形术等。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在维持髌骨稳定方面起主要作用,是髌骨静力性稳定机制中最重要的结构。研究证明,在治疗髌骨不稳的术式中,MPFL重建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本文综合学习了相关文献,对MPFL重建术的手术技巧、优缺点进行了概括,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 郭瑞 艾则孜.艾海提 张浩沙强 宁凯 王志刚关键词:内侧髌股韧带 髌骨不稳 医用加压降温保暖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加压降温保暖袋,包括用于捆绑在膝关节处的绑带,所述绑带包括绑带主体和绑带副体,所述绑带主体和绑带副体通过可伸缩的调节段相连;在绑带主体内缝制有上固定板,在绑带副体内缝制有下固定板;在绑带主体外侧面设... 孟晓源 王淑勉 郭瑞 艾则孜·艾海提 赵红 马乐 嵇莎莎 乌尔坎 张浩沙强 王志刚 宁凯 赵喜滨 陈静 郭栋文献传递 石膏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石膏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9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石膏固定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并采用Jakim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石膏固定组主观指标评分为(26.7±2.2)分,支架组为(22.3±2.6)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膏固定组优良率为83.3%,支架组为86.3%,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石膏固定疗法更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王飞 郭瑞 李坤 李宏伟 穆哈买提 孟晓源关键词:石膏固定 支架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患者手术时用的肩部保暖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且可对患者的肩部进行保暖的患者手术时用的肩部保暖装置,包括呈片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上部的中部设有一圆孔,圆孔上方的本体中部设有一开口带,开口带的下端贯穿... 闫磊 张雪利 郭瑞 张浩沙强 杨毅 王志红 苏涛 徐桂萍文献传递 预防压疮中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压疮中单,其包含一个填充套,所述填充套内填充有内胆,所述内胆内填充有颗粒,所述颗粒为谷子。本申请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卧床患者体位变换,增加了患者平卧及翻身时的舒适感。便于护理人员给卧床患者移动及翻身时... 何海洪 王淑勉 左玲芝 周玉玲 杨波 赵红 史新春 马蕊 龚荣霞 郭瑞 宁凯文献传递 长节段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胸腰椎结核临床疗效分析:2年随访比较 2023年 目的探究长节段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胸腰椎结核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后路受累椎体固定联合前路清创术和植骨治疗的7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BT组及PS组(CBT组42例,PS组3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疼痛和腿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植骨融合和并发症、术前、术后矢状位Cobb角度、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的各项指标。结果7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CBT组随访时间(31.8±7.8)月,PS组(30.5±7.3)月。CBT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8±12.2)岁;PS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5±11.3)岁。CBT组出血量为(172.0±70.7)ml,少于PS组的(243.0±75.4)ml,住院时间为(8.9±2.9)d,少于PS组的[(11.4±1.7)d](均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 d、7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1),术后3 d、7 d CBT组明显优于PS组(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矢状位Cobb角度CBT组优于PS组(术后:F=3.541,P=0.041;末次随访:F=2.341,P=0.046),骨融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术后均达到矫正后凸畸形的效果及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BT螺钉有保留脊柱的运动单元的优势。 沙西卡·那孜尔汗 张树文 郭瑞 孙治国 王浩关键词:骨结核 胸腰椎 皮质骨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