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琼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绵阳市4个重灾区饮用水动态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4个重灾区饮用水水质在5.12地震后的动态变化,为群众安全卫生饮水提供指导意见,为政府制定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17日~9月31日绵阳市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4个县(市)的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样,按照GB5749-2006年常规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对灾民安置点的饮用水进行余氯快速检测。[结果]共采集集中式供水饮用水2540份,总合格率85.87%。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60.15%、83.10%、83.21%、92.08%,各地合格率逐步好转,恢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9月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45.52%、82.42%、86.99%、87.06%、95.37%,呈逐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2008年9月,除北川(77.78%)外,其他3个重灾区饮用水的合格率都高于95%。不合格指标以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和浑浊度为主。灾民安置点快速检测水样9047个,余氯检测合格8386个,经煮沸消毒635个,消毒合格率99.71%。[结论]4个重灾区饮用水在地震后受到较大影响,尤以北川最为严重。在全国卫生防疫人员努力下,灾区集中式供水水质逐步好转,灾民安置点饮用水消毒得到有效保证。
- 陈志段晋超龚光隆岳蕴瑶刘友全张婷罗赟钟琼李大春向仲朝杨义凤
- 关键词:地震重灾区饮用水合格率动态监测
- 地震后江油市水源水检测结果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地震后江油市生活用水水源的污染状况,为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采集震后9~25d江油太平镇和三合镇灾民居住点附近的水源水74份进行检测。对14份水质变黑的井水先进行铁和锰检测,再进行全分析。结果抽检水源水总合格率为38.5%,河水合格率为34.4%,井水合格率为57.1%。不合格指标中,大肠菌群、浑浊度占的比重最大。有6份井水中的铁锰超标。结论震后江油太平镇和三合镇的水源水受到较大污染,存在安全隐患,检测结果对灾民安全用水有重要指导意义。
- 陈志岳蕴瑶张婷段晋超龚光隆杨义凤钟琼向仲朝罗赟李大春
- 关键词:水源水地震
- 绵阳重灾区饮用水卫生恢复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重灾区5.12地震一个月后生活饮用水卫生恢复状况,为政府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四个县(市)连续监测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开展灾民安置点的快速监测工作。结果:四个重灾区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总合格率为82.50%、82.38%,安置点饮用水快速检测余氯合格率为93.88%。出厂水、末梢水、余氯快检合格率在6月1日时只有76.47%、71.15%和84.24%,到6月24日时已逐日回升,都已超过95%。三项指标的合格率在四个重灾区存在显著性差异,北川和平武的各项指标相对较低。结论:四个重灾区饮用水的恢复速度有所差异,江油和安县恢复较快,北川和平武较慢。灾区饮用水已逐步好转,监测结果对保障灾区人民饮水安全有重要意义。
- 陈志李大春罗赟向仲朝钟琼杨义凤龚光隆张婷岳蕴瑶刘友全周良君郑幸福
- 关键词:地震重灾区饮用水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