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怀柔区2011-2014年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传染病报告质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提高报告质量的有效途径。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个案传染病病例卡片及抽查的各直报单位的纸质传染病卡片,按照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核对,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北京市怀柔区2011-2014年传染病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平均3.82 h,并逐年缩短,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保持在30 min以内;网络报告卡片完整率逐年升高,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P=0.01),各年度准确率均为100%;2011-2014年共抽查纸质卡片3 377张,完整率为97.66%(98.00%、96.55%、99.11%、97.01%),各年度间纸质卡片的完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P=0.002),纸质卡片与网络报告卡片一致率为95.11%;四种类型的直报单位网络卡片完整率(χ^2=52.42, P=0.00)、纸质卡片完整率(χ^2=254.33, P=0.00)及纸质卡片与网络卡片的一致率(χ^2=128.06, P=0.00)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民营医院报告质量最低(网络卡片的完整率为95.13%、纸质卡片完整率为83.71%、纸质卡片与网络报告卡片一致率为81.82%)。 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传染病卡片报告及时率、审核及时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不同类型直报单位报告质量高低不等。
- 陈俊涛刘利英孙利文杨丽梅朱婷婷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 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评价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怀柔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现状及存在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完善辖区疾控体系建设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自行设计、专家认可的《专业技能考核评估标准》对中心人员综合能力素质进行评分。结果怀柔区疾控中心编制101人,实有在职人员118人,在岗人员的年龄构成呈"纺锤形",66.10%的人员集中在25~44岁。本科以上学历占61.02%,专业技术人员高、中、初级比例为1:2.9:2.3。人员流动频繁,调入人员初级职称比例明显高于调出人员。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得分80~94分,占33.9%;65~79分占55.1%;无95分以上人员。人均工作用房面积为98.8 m2,对照相关文件,中心仪器设备均已达标,开展A、B类检测项目达标率分别为61.02%和49.18%。与其他单位合作申报市级科研课题1项,近五年获得区级科技进步奖14项,发表在核心期刊论文103篇。结论怀柔区疾控中心在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应迅速提升各种软件能力建设,承担新时期疾控体系公共职能要求。
- 杨丽梅孙利文朱婷婷陈俊涛
- 关键词: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