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慧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油葵
  • 1篇植物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植物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特性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多...
  • 1篇外来入侵
  • 1篇外来入侵植物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多样性
  • 1篇酶活性
  • 1篇间作
  • 1篇根际

机构

  • 2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2篇马淼
  • 2篇林慧
  • 1篇张旭龙
  • 1篇吴振振
  • 1篇张志政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油葵与光果甘草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新葵10号油葵与光果甘草间作对盐碱地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的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在144 h的温育期内,间作模式下的AWCD均高于单作模式,并显著提高了AWCD的利用率(72 h,P<0.05)。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优化了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羧酸类化合物、聚合物、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是间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因此,新葵10号与光果甘草间作显著提高盐碱地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改变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盐碱土壤质量的改良有积极作用。
张旭龙马淼吴振振张志政林慧
关键词:光果甘草土壤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的传粉生态学特性被引量:15
2018年
从开花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受性、传粉媒介、花粉散布距离、雄性、雌性功能以及繁育系统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意大利苍耳的传粉生态学特性,旨在为揭示该物种成功入侵的机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意大利苍耳种群的花期较长,雌花花期可达40d,雄花花期可达30d。其雄性和雌性功能都很强,意大利苍耳单株雄花序和花粉量分别高达3847个/株和37903037粒/株,单株雌花序和单株胚珠数高达3847个/株和7694枚/株,种群平均结实率高达80.59%,即平均每株个体能形成6200枚成熟的果实。花粉活力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早晨和傍晚的花粉活力最低,14:00时的活力高达99%。雌蕊柱头一经伸出总苞即具有可受性,可受期长达7d,开花后的3—4d柱头的可受性最强。意大利苍耳为风媒传粉植物,在4.5km/h的微风条件下,其花粉的散布距离可达45m,大量的花粉集中分布在距花粉源0—20m的范围内,这对于往往高密度连片分布的意大利苍耳种群来说无疑是一种高效的传粉策略。意大利苍耳的交配系统灵活多样,盛花期自然结实率达到100%,套袋试验结果表明该植物自交亲和,自株自然授粉的结实率高达93%。表明较长的花期、大量的雌雄花序及花粉数量、较高的花粉活力、较长的柱头可授期、较远的花粉风媒散布距离、混合交配系统、以及较高的结实率是意大利苍耳繁殖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
林慧张明莉王鹏鹏马淼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传粉生态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